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00字。09诗歌的比较鉴赏
  纵观近年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不难发现,其题型由客观选择到主观表达,其内容由对一首诗的鉴赏到对几首诗的综合比较,呈现一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趋势。而分析近几年(特别是2004年---2008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诗歌鉴赏题,更会发现一种共同走向:提供多首(多为两首)内容相关的诗歌,要求考生阅读后对相同之处进行分析,对不同之处进行比较鉴赏。很显然,其难度比直接分析一首诗有所增加。这既是高考诗歌鉴赏题发展成熟的表现,更是对学生古代文学文化积累的更高要求。总之,考题体现了一种考查方式的综合性、视野的开放性。
  我们不妨先来看几组具体的高考诗歌鉴赏题: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浙江卷)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 _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天津卷)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既然如此,在进行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时,我们主要关注对单首诗歌的鉴赏,也要在此基础上突破比较类诗歌鉴赏。
  一、考查角度及设题特点。
  经过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比较类诗歌鉴赏题设问角度并没有离开鉴赏诗歌的常规考点,其设问角度都是从体裁、意象、意境(气氛或画面)、炼字、思想情感、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异同的比较。
  1.看体裁
  (2003年春季北京卷)(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___。这两首都是抒发   ________。   2003年春季上海卷)(1)从这两首七绝的内容看,它们都属于 _____诗。(2003年夏季北京卷)②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2.观意象
  (2004年上海春季卷)②红豆又叫相思子。王维诗歌中的“红豆”,表达的是__________;李龟年在安史之乱中唱曲里的“红豆”,表达的是__________。(2008广东卷)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