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紧扣散文诗的特点来指导学生阅读,还链接一个朗读课件,朗读课件是课文内容配图片,还有同步朗读音频。
《雪》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所知道的写雪的诗歌。学生讲,老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雪的形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大而美)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雪大、美,阔大的意境和毛泽东阔大的胸襟是协调统一的)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雪大)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雪是环境,严寒恶劣)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孤寂的情怀,是怀才不遇的孤寂)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是灵动、美丽、可爱的)
在不同的诗歌中,雪呈现出来的特点、蕴含的情感是不相同的。在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鲁迅笔下,雪又会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今天来阅读鲁迅写的散文诗《雪》(板书课题、作者、体裁)
二、散文诗的特点:
幻灯片打出:散文诗的特点
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体裁,它有散文的语言形式(不分行,不押韵)和形散神聚的特点,也有诗歌的意境,有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有诗歌的含蓄凝练。鉴于此,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篇文章当做诗歌去阅读。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轮流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错了某个字的读音,他就停下来,第二个同学接替他读,第二个同学一旦读错了,第三个同学接替他读,就这样轮流读下去。
2.刚才读错字音的同学上黑板把自己读错了的字写在黑板上,若能写上拼音更好。(然后大家一起纠正)
3.课文描绘的意象
诗歌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的,什么是意象?就是作者在描绘具体的物象时倾注着自己的思想情感的具体形象。我们一看课文标题就知道课文描绘的意象是雪,我们读了课文看看作者描绘的是几个雪的意象?两个,两个不同的雪: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
四、研读课文:抓关键的词语,想象意境。
1.听读课文,感受两种雪的特点。
我们再来听读一遍课文,请大家打开所有的感觉来感受鲁迅给我们描绘的两种雪的形象。请在课文中找出写雪的句子,并在书上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两种雪的特点的词语。
南方:滋润美艳 北方: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