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300字。咸阳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学分认定试题
  命题人王考霸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7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乾坤(qián)     商榷(què)      扁舟(biǎn)     渌水(lǜ)
  B.垆边(lú)       箜篌(kōng)     垓下(gāi)      鼎铛(chēng)
  C. 暴霜露(bào)    伶官(líng)     千乘 (chéng)   皓腕(hào)
  D. 戎马(róng)     霁寒宵(qí)     缦立(màn)      欢谑(nüè)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B.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躇不敢言。
  C.  熊咆龙吟殷岩泉,粟深林兮惊层颠。
  D.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3.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其中《木兰辞》叙事与抒情相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B.“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周邦彦为代表,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构成“香而软”的风格。
  C.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
  D.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回答文后4-6题。(9分,每小题3分)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B.    秦爱纷奢人,人亦念其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    杳不知其所之也
  顷之,持一象笏至
  6.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里仅仅用了八个字就描写出在阿房宫里秦人奢侈浪费无度的状况,为下文论述天下兴亡的道理作了铺垫。
  B.选文划线①句中作者连用了六个“也”字,既渗透出对宫女之多的感慨,又表现出对宫女们豪华奢侈生活的羡慕之情。
  C.选文划线②句中写阿房宫的构件之多,又以百姓和他们的生活作比较对象,一方面是奢靡的生活,一方面是辛苦的劳作,讽刺之意不言而喻。
  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这里称秦始皇为“独夫”“骄固”,作者对荒淫奢侈,专横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怒心情已溢于言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每小题3分)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现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型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艺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