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选修课“新闻阅读与实践”单元联训试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88 KB
评级:
时间:
2009/3/16 9:44:40
下载:
本月:1 总计:75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9640字。高二选修课同步联训(25—26期)
《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一至三章同步检测评估
(满分150 时量150分钟)
一、我学我收获:检阅知识功底(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当记者把消息告诉开电梯的小姑娘时,她顿时放声恸(dòng)哭。
B.在对一位中国口译人员表示慰问时,他眼中含着泪,嘴唇颤(zhàn)抖地说:“我们没有料到。”
C.谈判双方的手终于握在了一起,在场的全体中国人热泪盈眶(kuāng)。
D.3月24日上午,随着青岛市教师之家礼堂中一声声清脆的拍卖槌(chuí)声,青岛市南区14条道路的保洁权被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竞标中夺走。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总统说,日本是遵照7月26日三强致日本的最后通谍所规定的条件无条件投降的。
B.“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正实实在在地成为中国赋予奥林匹克运动的崭新内涵。
C.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配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的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中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D.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那种开门见山、直接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使我很喜欢。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报刊的载体是纸张,“白纸黑字”的东西相对于转瞬即逝的电子信号容易保存,可以反复阅读。
B.在目前阶段,网络与报纸平分秋色,甚至可以相互借助、共同发展。
C.看台上的中华全国体育协会干事宋如海百感交集,反复用英语吟诵“奥林匹亚”,忽然喊出了一句中国话:我能比呀!”
D.改革开放23年,给老百姓带来了那么大的实惠,应该说给我们中国带来了地动山摇的变化,每个人都有切身的感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石化赢的是不允许别的对手参加的比赛。而将来和现在,在竞争中国市场的比赛中,对手无疑会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无法指望依靠把对手排除在外的办法垄断市场,只能在与对手的对抗性竞争中发展自己。
B.网络时代市场规模扩大的速度很快,但产品对市场的淘汰速度更快。不能取得技术上的优势或许就意味着永远丧失了竞争的条件和发展的机会。
C.有关研究发现,推迟高中的上课时间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成绩及改善学生的纪律问题。
D.当时的中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少国家关于涉足国际社会不久的中国有很多不理解,以至于复关谈判刚开始,中国就不得不面对各成员方提出的两千多个问题。
5.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程维高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
B.两个公司的员工参加了奥运火炬传递活动。
C.七名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加比赛。
D.马路两米内不得摆摊。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都必须包含“5W+H”这些要素。
B.不同的媒体对于新闻的选择是有差异的。在决定哪一类的事实可能成为新闻的时候,各类新闻媒体都没有一个共同判断标准。
C.新闻界经过争论,基本上达成共识:合理的想象不符合新闻真实性原则。
D.网络新闻的标题除“简洁”外,必须“抓人”“点穴”,追求眼球效应,所以可以运用各种炒作手段,对标题进行“煽情加工”。
二、我读我理解:文言文本探究(2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张禹字伯达,赵国襄人也。禹性笃厚节俭。父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又以田宅推与伯父,身自寄止。
永平八年,举孝廉,稍迁;建初中,拜扬州刺史。当过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涉。禹将度,吏固请不听。禹厉言曰:“子胥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遂鼓楫而过。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美德怨恶,莫不自归焉。
元和二年,转兖州刺史,亦有清平称。三年,迁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禹为开水门,通引灌溉,遂成孰田数百顷。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选修课《新闻阅读与实践》同步联训试卷 ..
《新闻阅读与实践》讲课稿 人教课标版
《新闻阅读与实践》ppt 人教课标版
辽宁省营口熊岳高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