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40字。广州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曲江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备课组
  第一部分:客观题(李  宾主笔)
  该部分包括语言基础(1—4)和文言阅读(5—8)两个板块
  题号 样本数 错误数 错误率 正确率
  语言
  基础 1 137 5 3.65% 96.35%
  2 137 51 37.23% 62.77%
  3 137 56 40.88% 59.12%
  4 137 40 29.20% 70.80%
  文言
  阅读 5 137 17 12.41% 87.59%
  6 137 29 21.17% 78.83%
  7 137 5 3.65% 96.35%
  8 137 16 11.68% 88.32%
  统计样本数为137份(来自高三(2)班和高三(6)班)
  由上表可以看出:
  第1小题,考察字音认读,答案:B。满分3分,得分率为96.35%,难度为易。其中,A项容易错误的是“呱呱坠地”,“呱”易误读为ɡuā。C项中的“靡”有两个读音:mǐ和mí,容易混淆。D项中的“畜牧/耕畜”分别读xù和chù,容易混淆。
  结论:考前仍应加强字音的识记与辨识,特别是常见常用字的记忆与辨识。
  第2小题,考察成语使用,答案:C。满分3分,得分率为62.77%,难度适中。其中,A项中的“不绝如缕”应该更改为“络绎不绝”;B项中的“卫冕”保卫的应是已经得到的冠军,与语境不合;D项中的“如雷贯耳”用于名声或名气大,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这里应该换用“雷鸣(般)”。
  结论:考前,加强成语与俗语的记忆、理解,仍然是备考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3小题,考察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答案:D。满分3分,得分率59.12%,难度适中。其中,A项:“至少”和“以上”语意重复,B项中的“丰富”不能用于状语,修饰中心词“介绍”,C项中,“以……为……”句式少了一个介词“以”。本题的D项不是很严密,“ˋ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ˊ出产的草莓、土豆、豌豆”,有不少同学就认为草莓不是蔬菜,存在逻辑分类错误。
  结论:加强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仍然是第二循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重点指导考生对六大类病句的基础性掌握,并学会运用语法知识和逻辑知识辨析病句。
  第4小题,考察语句衔接,答案:D。满分3分,得分率70.80%,难度适中,稍易。
  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其中心为“作者思路对结构文章的作用”,③①④②为第一层,其中③是该层的总起句,①承接③说明“客观事物”是“思路”形成的基础,④②则承接③①具体阐述思路的形成;⑥⑤为第二层,其中⑥“因而”表结论,⑤“又表明……”紧承⑥的“就表明……”。
  结论:议论性文段的语句衔接,因为有比较强的逻辑性和较多且明显的标志性词语,所以往往比较容易;而记叙性的语段,其逻辑性不是那么强,标志性词语几乎没有,所以,得分率就比较低。因此,后一阶段应加强记叙性语段的语句衔接训练。
  第5小题,考察文言文实词含义,答案:C。满分3分,得分率87.59%,难度稍易。
  其中,A项无人选,做得很好;B项选的人比较多。“治”有“治理”的意思,但该句中有一很关键的字“屐”,意思是“木头鞋”,读音为“jī”,李白《梦游天姆吟留别》中有“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一句,考生应该不陌生;“筇”读音为“qióng”,一种竹。实心,节高,宜于作拐杖。如:筇竹杖(用筇竹所制的杖);筇杖(筇竹杖);筇枝(筇竹杖) 手杖。因筇竹可为杖,即称杖为筇。如:筇竹(手杖)。由此可知该句的意思是:“我已经准备好竹杖和登山屐”,“治”即为“准备”,“治办”,“备办”的意思。D项中的“识”并无“体会”这一义项。
  第6小题,考察文言虚词,答案:B。满分3分,得分率78.83%,难度适中。
  其中,A项中的两个“之”比较容易理解,分别是动词“到,往”和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中分别是“介词,向”和“介词,用”;D项中的两个“而”分别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和“连词,表修饰关系”;B项中的两个“其”,词性、意思均相同,但是语法功能有异:第一个“其”充当谓语,第二个“其”直接充当宾语,这也是一些同学选择这一项的主要原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