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260字 江苏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整理人lyphm001
  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
  跳出地球看地球
  ——记中国探月‘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周玉明
  欧阳自远,中国月球探测‘程首席科学家。
  当我好奇地询问他名字的来历时,他爽朗地笑答:‘我出生时,舅父在旁边念书,刚好念到‘有朋自远方来’。所以就取名‘自远’。现在我搞地球科学,这是天意吧!”
  1952年9月,欧阳自远跨进了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从事核子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后到中国科技大学进修了一年核物理,再到中科院的加速器室进修了半年,在多学科交叉的路径上广泛学习,才使他具有今天洞察风云的能力。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地球卫星。欧阳自远敏锐地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他想“跳”出地球,站在宇宙空间看清地球,在更大时空尺度里整体性地加深对地球的认识.
  他向侯德封院士提出,想研究天体,开拓这片处女地。这听上去有点离经叛道。可是侯先生不但同意了,还鼓励他自学天文学、物理学、空间科学等有关知识,着手准备,打好基础,同时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天外来客”——陨石。
  1976年是欧阳自远科研经历的幸运年。无数人一辈子也难遇的陨石雨,这一年里他却遇到了三次。此后的十余年中,欧阳自远发表了100余篇研究论文,并被国内外的教科书、专著、大百科全书等引用。
  从1964年到70年代末,欧阳自远两次参与地下核爆炸实验,很少回家。好几年春节,都在戈壁滩度过。令人心酸的是,他偶尔回家,儿子不认识父亲,跟他妈说,家里来了位不认识的叔叔。
  1978年,美国特使送给中国领导人一件最新科技成果的猎物——“阿波罗”宇航员从月球上取回来的只有1克重的岩石样品。这块岩石来自哪里领导人问中科院:“你们有谁能搞清楚这块石头”
  于是这块珍贵的月球岩石样品交到欧阳自远手中,不久,国内8个研究单位的几名科学家集聚到欧阳自远麾下,对这块月球岩石进行了多项研究,发表了14篇论文,确认这块岩石样品是由“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采集的样品,而且确认了岩石的采集地点。
  1991年,欧阳自远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6岁的他雄心勃勃,心里默念着,总有一天,中国要启动自己的探月、登月工程!
  近年来,“重返月球”的热潮席卷而来,月球将是继南极之后的又一个争夺热点。欧阳自远坚   持奔走,呼吁我国应抓住机遇,迅速组织力量开展对月球的探索,深化关于地球、太阳系起源与   演变的认识,并及时、系统地整理7月球研究的资料,主编《月质学研究进展》,为将来我国的月球研究计划作7必要的理论和资料准备。
  1994年欧阳自远提出探月构想,十几年来,他一直不辞辛劳地奔走呼吁,从没想过放弃。
  2007年我国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一年。72岁的他动情地说:“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实现再次探月。”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写“自远”名字的来历,表明欧阳自远的生命属于探月,他早有宏图大志。
  B.欧阳自远学过地质,又学过核物理,所以曾负责两次地下核爆炸的实验研究。
  C.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已经实现了首次探月的夙愿。
  D.对岩石样品进行综合研究之后,欧阳自远以多篇论文确证了岩石采集地点。
  16.欧阳自远为什么要“跳出地球看地球”请简要说明原因。(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欧阳自远的经历看,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请概括回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实用类文本
  15.C(A项引述“名字的来历”,并非用作证据。B项是“参与”。而非“负责”。D项不是欧阳自远一人发表多篇论文)
  16.他较早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决心开拓这块处女地,他认识到月球将是又一个争夺热点,想抓住机遇,发展我国的探月计划。(6分)
  17.学科交叉,基础厚实;意识敏锐,抢抓机遇,勇于实践,不懈探索,执着敬业,无私奉献。(6分)
  200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情况调查(一)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一17题。
  化学奖:给蛋白质打上标记
  史军
  蛋白质是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人类梦想破解蛋白质如何在生物体中运作,从而使发育、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然而,它没有颜色,在普通的观察中几乎“来无影,去无踪”。虽然有些染色手段可以让某些蛋白现身,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先破坏生物体。我们还是无法得知这些蛋白在活生物体中的运作情况。荧光蛋白标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这一难题,大大推进了对生命的认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在该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他们在绿色荧光蛋白研究的道路上踏出了关键的三步。
  踏出第一步的是下村修。1962年,他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在后续研究中,他发现绿色荧光蛋白中包含一个发光团,被紫外光和蓝光激发后,会吸收光中的能量并储存起来;随后,发光团会处理这些能量,并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