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970个字。
  八下第五单元备课
  Zxj5570580
  单元总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2.结合自己的体验品味古诗文的优美意境和深邃哲理。
  3.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4.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总课时数:12
  21.与朱元思书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朱元思书》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2.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德育目标
  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
  3.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解决方法:
  反复朗读,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品味体会。
  相关知识:
  一、朗读指导:
  ①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②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应稍长一些。
  ③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④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二、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转”通“啭”,鸟叫声。例句:蝉则千转不穷。
  “反”通“返”,返回。例句:窥谷忘反。
  2.词类活用:
  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例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奔:动词作名词,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
  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或远处伸展。例句: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一词多义:
  绝独一无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文学常识,学习一些古代文言实词、虚词。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朴素、洗炼、自嘲、自赏的语言风格。
  3、情感目标:了解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生活及其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相关知识: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洵阳柴桑人。《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五柳先生即作者。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积累文言语汇: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积累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把握五柳先生人物形象。突破方法:抓住文中“不”字与细节描写。
  1、品味文中的九个“不”字,初识人物性格志趣。
  (1) 不知何许人不祥其姓字——实不愿说,非“不知”“不祥”,可见先生的淡泊宁静。
  (2)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忘怀得失,不追名逐利,可见先生的恬淡自足。
  (3)不求甚解——志存高远,不舍本求末,可见先生的胸襟开阔。
  (4)不能常得不蔽风日——安然自若,不为境所困,可见先生的开朗乐观。
  (5)不吝情去留——去留无意,不装模作样,可见先生的耿直率真。
  2、品味细节,再识人物性格志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