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80字。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2、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与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
2、理解并学会运用散文学习常用的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福建省04—07年高考散文类文言文阅读回眸
2004年《史记•张丞相列传》(申屠嘉)(人物传记类散文)
2005年《送天台陈庭学序》(明•宋濂)(山水游记类散文)
2006年《史记•老子伯夷列传第一》(人物传记类散文)
2007年《书博鸡者事》(明•刘基)(人物传记类散文)
考点考查:实词的意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效信息的筛选和文章的分析概括(含鉴赏)。
2、散文部分学习目标和单元构成
本书散文部分,主要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三方面入手,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
在具体步骤上,每单元的第一项是“赏析指导”,就这一单元所提出的鉴赏角度,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第二项是“赏析示例”,每个单元各举一篇诗歌或者散文为例,从该单元所强调的鉴赏角度进行分析,带有举例示范性质,供同学们参考借鉴。第三、四项是围绕这一单元的中心,提供阅读鉴赏的作品。自主赏析作品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帮助学生们在阅读鉴赏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在途径上、方法上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
二、明确学习对象,把握文体特点
1、学生快速浏览本单元四篇课文,体会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特点
2、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加以明确:
(1)文体对象方面
本单元是古代散文,所选作品,既有山水游记类散文,如《过小孤山大孤山》;又有哲理型散文,如《庖丁解牛》。既有史论散文,如《阿房宫赋》;也有人物传记类散文,如《项羽之死》《西门豹治邺》和《大铁椎传》。文体对象可谓多种多样。
(2)文体内容方面
本单元既有对饶有韵味的山川景物形象的描写,又有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和人物事件的精彩叙述。既有对宫廷建筑和奢华生活的形象描绘,也不乏对生活中普通道理的生动阐述。
(3)艺术形象方面
艺术形象在不同艺术样式、不同艺术作品中有复杂的表现形式。散文和诗歌一样,都很重视艺术形象的表现。不同的散文类别中,艺术形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①山水游记类散文——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山水风物
②人物传记类散文——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③说理类散文——直观准确的事实论据
④叙事类散文——细致生动的事件
⑤抒情类散文——真挚感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