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40个字。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预计教学详细流程设计:王
课前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情况,发好资料。两名学生自愿到黑板前板演闻一多、臧克家的生平简介。师提示:亦师亦友。
一、导入。偶然间,老师翻开你们上学期的音乐课本,在第一单元第一课上有一首七子之歌—澳门,会唱吗?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最后一句: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师生同唱),“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多么强烈的字眼,多么真挚的感情,你知道歌词的作者吗?。。。对,歌词就选自他的《七子之歌》(板书)中的一首。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面让我们走进现代作家臧克家的这篇文章《。。。》(师生齐读)去了解他。哪些同学愿意朗读?分好所读段落后,两个同学边听边写你认为重点的词语。其它同学也可以跟着小声地阅读。5分
二、学生6位朗读课文时间。接着处理词语。7分
1、过渡语:来,我们谈一谈自己的的阅读感受?或者说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生可能答:他是个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个大无畏的革命家。。。。。。师顺势说出:在文章中作者有很明显的提示“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诗兴不作意思是写诗的兴致减少,并不是不写。闻一多有这样一句名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民族。(小黑板显示)在他心里,做中国人要比做文学家重要的多啊!那他主要把时间精力放在什么地方了?
(生答:在钻探古代典籍上。)其真正目的是:。。。生答: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师:想研究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何等的艰难,相传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板书)韦:熟牛皮;韦编: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三:多次,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而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做的呢?划下来,并进行圈点批注、交流,使句子理解得更透彻些。(教师巡视)10分
师生交流时间。教材上有参考答案。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