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720字。安徽舒城晓天中学2008-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A卷)
  本试卷计6页,由阅读题和表达题组成,共六大题,23小题,满分为150分,用时150分钟,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
  2009.4.12  命 题:语文组 方春生
  Ⅰ阅读题(60分)
  一、课内阅读(3*3=9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中加粗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
  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话的含义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欣赏美妙的月色,内心无限喜悦。
  B.月光一会儿像流水般清明,一会儿青雾笼罩,变幻不定。
  C.月光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阴暗,作者亦喜悦亦伤感。
  D.月光素淡朦胧,作者面对美景内心荡起淡淡的喜悦和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3.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是(   )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
  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
  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3*3=9分)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