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期中语文试题
广州培英中学白云区实验学校200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初二 语文
第Ⅰ卷
一、 基础知识(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眷念(juàn) 匀称(chèng) 供给(gĕi) 琥珀(pò)
B、模样(mú) 提防(dī) 参天(cān) 哀悼(diào)
C、杀戮(lù) 危垣(yán) 鸟瞰(kàn) 龟裂(guī)
D、沟壑(hè) 游弋(yì) 山麓(lù) 徘徊(huá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屡淹不死 执迷不悟 改斜归正 大惊失色
B、川流不息 姿态万千 坚忍不拔 寸草不生
C、千遍一律 无精打采 峰峦叠嶂 凌罗绸缎
D、漫不经心 等闲视之 白色绸墓 丝丝缕缕
3、下面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漂砾(碎石) 胡不已乎(已经) 不毛之地(草木)
B、肆虐(任意地干) 销声匿迹(隐藏) 干涸(水干)
C、执迷不悟(坚持) 丘墟(废墟) 长跪谢曰(感谢)
D、文轩(彩饰) 惟妙惟肖(肖像) 安然无恙(病)
4、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①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________。
②只要能_______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
③这份改造沙漠的计划,内容_________,办法具体可行。
④无论是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_________的水分。
A、充足 充实 充沛 充分
B、充足 充分 充实 充沛
C、充沛 充分 充实 充足
D、充沛 充实 充足 充分
5、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选出下列提出句子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
A、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
主干:植物不多。
B、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主干:我认识财产。
C、这部电影,我已经看过三遍了。
主干:我看。
D、《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主干:“旅人桥”建成。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B、科学家们认真解决、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C、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D、为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悲剧,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
8、下面三句依次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① 沙漠地区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三千小时。
② 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③ 我国科学院研究所在托克逊地方试制了半径2米的风力车,可以供发电、汲水、磨面之用。
A、①列数字 ②下定义 ③举例子 B、①举例子 ②打比方 ③列数子
C、①列数字 ②打比方 ③举例子 D、①列数字 ②下定义 ③列数据
9、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语意连贯。( )
①另外,树木的年轮里,还储存着当地的气候、地震、火山爆发和水灾旱灾等丰富的自然信息。
②人们所熟知的年轮,是树木的年龄。
③因此,科学家十分重视从树木的年轮里获取蕴藏着的科学信息资料。
④一棵树被锯倒了,数一数树墩上有多少圈条纹,人们就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年龄了。
A 、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10、选出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荔枝图序》在说明荔枝的果实时,层层巧设比喻,从外形、核、壳、膜、肉到味道,都比喻得十分巧妙,使荔枝华贵、甘美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B、《核舟记》的说明结构是“总—分—总”。文章开头总写核舟所刻的题材,然后分别按船头、船舱、船尾、船背逐一介绍雕刻情况,每一部分又是先概述后作详细描绘,最后总结。
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抒写了作者不为人世坎坷所困,不为离愁别恨所苦的旷达情怀。
D、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两句诗极力渲染禅房的“幽”和“深”,创造出一个清幽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