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山东省五莲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必修四试卷
版本:
鲁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82 KB
评级:
时间:
2009/4/24 14:18:05
下载:
本月:1 总计:23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8450字。
鲁人版必修4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山东五莲 潘月好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30分)
一、 语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敕(chì)造 懵(měng)懂 錾(zhàn)银 人烟阜(fù)盛
B.盥(guàn)洗 面靥(yàn) 囹圄(lǐngyǔ) 敛声屏(píng)气
C.涔(cén)涔 缧绁(xiè) 倜傥(tìtǎng) 恣(zì)意践踏
D.愠(yùn)色 宫绦(tāo) 纨绔(kuà) 放诞(dàn)无礼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厮认 珠玑 甬路 雕梁画栋
B.影璧 抱怨 杜撰 轩俊壮丽
C.署光 贤惠 震撼 无济于世
D.烦燥 藐视 赋与 名副其实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B.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D.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体面庞虽怯弱(形容体质虚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
B.恨(遗憾)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显露)于后世也。
C.今卿(古代皇帝对臣民的称呼)教以推贤进士,无乃(表示委婉的反问,岂不是,未免)与仆私心剌谬乎?
D.惠等哭,舆(本义是车子,在这里是名词用作状语,用车子)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逮捕拘禁)张胜。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B.国务院纠风办在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上表示,监督检查决不能走马观花,搞形式主义,更不能劳民伤财。
C.一些网友认为,田亮虽然为我国的跳水事业做过贡献,但被冠以“民族英雄”的称号未免有些言过其实。
D.上天是公平的,只给每人一次机会,任你摆布,看你是否愿意珍惜喽!要记得一句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增强。
B.市里实施重点扶贫,规定处以上干部都要包村包户,书记市长也带头确定了联系户。
C.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D.看着他们出拳、踢腿的动作,谁能相信他们竟是年逾古稀,甚至年过花甲的老人呢?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灌夫有服,过丞相(即武安侯田蚡,汉景帝皇后的同母弟弟)。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窦婴,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会仲孺有服。”灌夫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⑴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平明,令门下候伺。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谓灌夫曰: “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于是夫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鄂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上曰:“此丞相事,何请。”灌夫亦持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精品教案全集 人教课标版
山东省五莲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四模块检测试卷 鲁教..
江苏省淮阳中学高中语文必修四《奥林匹克精神》同步测试卷 苏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北京版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北京版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师教学用书 人教版
福建省福鼎二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四期末考试卷 语文版..
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单元教案 人教课标版
2008-2009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四期末能力提升练习试卷 粤教版
2008-2009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四期末基础巩固练习试卷 粤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