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5580字。
山东省临沂市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全卷共三大题;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值 (一) (二) (三)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请将这句话写在下列田字格中。(4分,此题结合全卷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字体不限,要求规范、整洁、美观。)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春风唤不回。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桎梏(gào ) 恣睢(zì) 官阙(què) 锲而不舍(qiè)
B.妖娆(ráo) 拮据(jū) 炽烈(zhì) 惟妙惟肖(xiào)
C.惬意(qiè) 踌躇(chóu) 巷道(hàng) 恃才傲物(shì)
D.尴尬(gāng) 亵渎(xiè) 禅让(shàn) 参差不齐(chā)
3.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慷慨 阴晦 琐屑 按捺不住
B.描摹 斑斓 挑衅 与时俱进
C.撰写 驾驭 狼藉 锲而不舍
D.伫立 浮燥 风靡 再接再励
4.下列对课外阅读名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本散文集,共收入了10篇文章。我们学习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就是出自这本散文集。
B.《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该书不仅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且塑造的人物形象,个个都使人过目不忘。孙悟空号称美猴王,猪八戒号称齐天大圣,这两个艺术形象都是家喻户晓、妇需皆知的。
C.《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以亲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 部。作品中的阿廖沙是一位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少年。
D.《鲁滨孙漂流记》记述了鲁滨孙遇险后在荒岛上生活的情景,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5.诗文默写(9分)
①求“淑女”而不得,“君子”回家翻来覆去睡不着,这一细节描写在《关雎》中是这么写的:“ , 。
, 。”
②“豁然开朗”源于《桃花源记》中“ ,
。”这两句话。
③唐代白居易的诗句“ , 。”借月抒怀,倾诉了对故土、亲人的依恋;台湾余光中的“而现在, ,
, 。”这几句诗表达出对祖国大陆的赤子之情。
④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的句子“ , ,
。”从视觉描写红日白雪相映的美景;温庭筠《商山早行》“ , 。” 这句话从听觉和视觉写出清晨的秋景。
⑤表现边塞风光、战士情怀的“边塞诗”中,古诗词名句很多,例如 写的《 》中的名句:“ , ”。
⑥纵观历史,无论是盛世的长治久安,还是战争的稳操胜券,统治者的是否施行仁政很重要,这体现在孟子“ , ”这句话中。
二、阅读与理解。(共4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选自《齐东野语》)
注:①血指:伤指 ②刳(kū)取:割取 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④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