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40字 东北三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东北三省三校200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杂诗三首(其三)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
  【注】①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②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1)请分析颔联中“月”的意象在表达上的作用。
  (2)综观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
  参考答案
  12.答案:
  (1)以月写人,明月高挂中天,照着不眠的闺妇,而闺中人却沉醉在对征人的思念中(亦可理解到“一笔写出两人的离恨,月亮也照着不眠的征人,而这征人也正在思念着闺中之妇”);以月寄情,含蓄而巧妙地抒发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离人相思之苦。(每个要点2分,大意对即可)
  (2)这首诗既有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也包含着希望有人能带兵克敌,一举夺胜的期盼。(每个要点2分,大意对即可)
  辽宁省抚顺市2009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两题。
  夏日三首(其一)
  北宋. 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拼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8、具体说明一下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5分)
  答:
  9、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