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40个字。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课文。
  2、反复诵读,提高欣赏、背诵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仔细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赏析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词运用丰富的想像所创设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诗句,感受咏月诗词所抒发的借月思念之情。
  2、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个人主页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完整领会诗的意境美,感受诗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体会情景交融、想像丰富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一同学们小时候都背诵过李白的《静夜思》,大家还记得吗?(齐背《青夜思》)是啊,皎洁的月光勾起人们多少魂牵梦绕的思念之情啊,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三首中秋咏月的诗词,去感受作者缠绵动人的思念之情。
  导语二同学们,你一定凝望过中秋节晚上的月亮吧!又白又圆又大的月亮使你想到了什么?是小时候听的神话“嫦娥奔月”,还是长大以后渐渐滋生的“月圆人团圆”的情怀?你想不想了解在诗人的笔下,中秋节又是怎样一幅景象?让我吟唱着《水调歌头》,去《十五夜望月》,感悟那《我的思念是圆的》思想感情吧!
  导语三中秋佳节是中国合家团聚的日子,但不是全中国的人都能在这一天与人佳人团聚的。保家卫国的边防战士,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刻苦求学的莘莘学子,浪迹天涯的夜的月也就成了他们倾诉的对象。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不同年代的三位诗人在中秋之夜所作的咏月诗词。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字词
  (1)字音:栖(qī)绮(qǐ)天涯(yā)海角宫阙(què)苏辙(zhé)
  (2)词义:
  ①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人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对人不该有什么怨恨,可是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
  2、简介作者
  王建:字仲初初,许州人,唐代诗人,作品有《王建诗集》
  苏拭(1036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其父苏询,弟苏辙,合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21岁申进士,做地方官,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苏拭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诗、词、散文、书、画都有卓越的成就。诗和词笔力纵横,气势奔放,舒卷自如相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