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90个字。
  一、句子成分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二、实词与虚词
  1.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称。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表示人名的如“孔子”“闰土”“父亲”;表示处所的如“三味书屋”;表示时间的如“正午”“晚上”;表示方位的如“中间”“下面”;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
  “匾”“画”“古树”“牌位”;表示抽象概念的如“方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