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2道题,约7640个字。
沈阳市中考模拟试题(二)wanghui徐晓静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一) (二) (三)
得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亲爱的九年级同学,这段时间以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
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很棒:学习自信,视野开阔,见解独特,想象丰富……提起笔,行动起来吧,把你学习得到的快乐也传给老师……让我们一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吧!
得分 评卷人
一、 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去年曾听说水乡的美丽、富饶,可惜未能耳闻目睹。如今,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水乡小镇──苇塘镇。这里河港交叉,水光潋滟,一条宽阔洁净的街道横穿东西,两侧是鳞次节比的瓦房和新建的幢幢楼房。这些建筑有的依河傍水,有的耸立街头,高低错落,很有水乡特色。
(1)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1分)
改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
潋:
(3)第一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当,应改为。(1分)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两会期间,许多代表明确提出,对乱收费的现象,人民群众早已深恶痛绝,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这种现象。
②《五国联合公告》在亿万爱好和平的人们心目中了一座光明与希望的灯塔。
③欧盟人士认为,如果这样下去,势必影响欧元的顺利,给以后的转换工作带来难度。A.禁止树起过渡B.制止竖起过渡
C.禁止竖起过度D.制止树起过度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2分)
(1)在建设三峡大坝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就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2)新闻工作者要为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
4.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鲁迅,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树人。
B.《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剧中的常四爷是一个“吃俸禄”的八旗子弟,但却不同于胆小怕事、只知喝茶请安、伺候黄鸟的松二爷,这个人物有着鲜明的正义感和强烈的爱国意识。
C.庄子,名周,春秋时宋国蒙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螳臂当车”“东施效颦”“庖丁解牛”等至今为人称引。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正文收录了十篇文章,是鲁迅对往事的一段回忆。
5.走近名著。(3分)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两个与他有关的情节。
人物:
情节:(1)(2)
6.诗文填空。(10分)
(1)心系天下是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2)陶渊明《饮酒》于田园,享受着“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闲适;陆游《游山西村》,感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
(3)古人常借各种美好的事物表白心志。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莲自喻:“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落花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4)苦难,对于个人、民族乃至我们国家来讲都不陌生。然而面对苦难,屈原唱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追求的精神;面对失意,李白吟出“,”来表达宏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面对强敌,苏轼直抒“,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报国决心;面对生死,文天祥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表达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正所谓“多难兴邦”,历代文人用他们的诗句诠释了中华民族钢的意志,铁的脊梁。
7.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1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