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8道题,约7400个字。
沈阳市中考模拟试题(四)
Wanghui徐晓静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一) (二) (三)
得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亲爱的九年级同学,这段时间以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
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很棒:学习自信,视野开阔,见解独特,想象丰富……提起笔,行动起来吧,把你学习得到的快乐也传给老师……让我们一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吧!
得分 评卷人
一、 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跨越是一种艰难的拔涉,跨越是一种超然的洒脱。跨越中婴儿憋足气迈出了蹒跚的一步,跨越中鸟儿涨红脸展现出隽永的歌喉,。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隽: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1分)
错别字:改正:
(3)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使之和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仿句: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究竟采用哪个方案更有利于抢救受灾人员,他不能不()。
(2)面对成千上万失去家园的受难同胞,我们怎能袖手()。
(3)去北京看奥运会,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
(4)经过这次打击,他终于()了:人不能游戏人生。
A.思考凝望盼望领悟 B.思想眺望渴望感悟
C.深思观望奢望醒悟 D.沉思远望期望觉悟
3.下面两句话都有语病,请分别提出修改意见。(2分)
(1)通过阅读屈原之赋、范公之文、李杜之诗,使我们感受到了岳阳文化底蕴的深厚。
修改意见:
(2)春赏奇花异草,夏观浩瀚洞庭,秋赏渔歌秋月,冬观湿地候鸟,君山的四季真是旅游度假的胜地。
修改意见:
4.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而立之年”是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七十岁称“古稀之年”。
C.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五一节都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D.《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作者以高妙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5.走近名著。(2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名人传》中三位名人成长历程的共同特点。
6.诗文填空。(12分)
①蒹葭苍苍,。(《蒹葭》)
②,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
④写出白居易《观刈麦》诗中表现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⑤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
,。
⑥“,”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我们中学生与人交往时也要有这种体谅的精神。(请用《论语》中的句子回答)
⑦李白《行路难》中表现作者积极向上、乐观旷达情怀的句子是:
,。
7.选出对《望岳》赏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作者在诗中描写了自己眼里的泰山,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B.诗的前三联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一联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C.诗的尾联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因此一直激励着历代力争上游的人们。
D.全诗意境开阔,格调高昂,抒发了诗人奋力攀登人生高峰的雄心壮志。
8.综合探究。(4分)
你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你经历了下面一些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
⑴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