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10字。
  《在沙漠中心》教学提示
  作者:孙瑞雪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探险单元,在这次修订中,该单元新入选的课文是《在沙漠中心》,节选自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小说《人类的大地》。这篇课文,与该单元的探险专题精神契合而又具有独特的风味,希望教师在教学中能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本单元其他几篇文章内容所涉及的领域,无论是遥远神秘的南极(《伟大的悲剧》),庄严神圣的珠穆朗玛峰(《登上地球之巅》),还是浩瀚无际的宇宙(《真正的英雄》),都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探险”这个主题词,从而引起神往和崇敬之情。然而,新入选的课文《在沙漠中心》所讲述的故事背景是人们比较熟悉的航空领域,直觉上看,好像“传奇性”与“挑战性”稍欠,但事实上,对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首先应当将其还原到它诞生的年代,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 
  飞机,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城市中的学生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物,乘坐飞机天南海北地旅行或许也已经习以为常。并且,今天人们对于航空航天这一领域的探索已经很多,且不说飞机的制造与应用的普遍化,高科技已然将人类送上月球,航天飞船也频繁升空。所以,学生可能很难想象,在20世纪初飞行还是一项冒险的事业。因此,对人类航空史早期阶段的科技状况的回顾和提醒在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那时候,飞机的设备简陋粗糙,信息技术也不发达,对天气的预测多是凭借飞行员关注舷窗外的景物变化来判断。我们乘坐飞机时所看到的绚丽景色,他们根本无暇欣赏,再美的景色在他们那里都可能预示着危机重重。所以飞行员每一次出航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开辟新的航线更是一件冒险的事情。这种背景的介绍,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果我们不是设身处地地想象20世纪初的航空状况,那么则很难真正体会作者特殊的生活领域以及其独特的情感世界,而主人公的探险精神、英雄行为也都将大打折扣。 
  二、作者的双重身份 
  提起课文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如果提起《小王子》,大概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念起那个奇异的小小星球。是的,圣埃克絮佩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小王子》的作者。有了这层联系,熟悉《小王子》的读者会对这篇课文产生一种亲切感。除《小王子》外,圣埃克絮佩里的代表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南方航线》《夜航》《人类的大地》《战斗飞行员》等。其中,《夜航》获法国费米娜奖,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人类的大地》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奖。《小王子》是他的最后一部杰作,他正是因此而蜚声全球。 
  作为《小王子》的作者的圣埃克絮佩里,肯定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另一个身份——职业飞行员。他1900年出生于法国里昂,22岁实现童年的梦想成为一名职业飞行员。作为邮政航线的开拓者之一,他为开辟夜航航线立下汗马之功。二战爆发,他应征入伍,1944年在执行飞行任务时牺牲。1930年,他曾因工作业绩突出荣获法国荣誉团骑士称号,嘉奖令称他:“以罕见的勇敢和崇高的职业素质,显示出惊人的沉着和少有的忘我精神。”“他用自己的热忱、忠诚和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毫不动摇地经受了沙漠的严峻考验,甘愿每天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风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