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390字。  拿来主义教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2、理解拿来主义含义及实质。
  3、学习本文的对比、类比、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1、理解拿来主义含义及实质。2、理解比喻论证的方法
  预习学案
  一:文学常识
  1、鲁迅,原名_________,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__,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本文背景:
  3、关于鲁迅的名言名句
  二、字词
  1、查字典,找出下列字词的音义。
  自诩(   ):自我夸耀。诩,说大话,夸耀。
  残羹(    )冷炙(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    ):很体面,有气派。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脑髓(    ):脑筋。
  孱头(     ):懦弱无能的人。
  蹩(      )进:躲躲闪闪在走进。
  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
  三:整体感知课文:
  1、 根据课文内容划分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4):揭露 “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二部分(5-9):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外来文化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喻体事物 态  度 本体事物 态  度
  鱼 翅 吃 掉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吸收(使用)
  鸦 片 送药房供治病 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 趋利避害(使用)
  烟枪和烟灯 留一点,毁大部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作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
  姨太太 散 去 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 剔除(毁灭)
  三种类型 想 法 行 动 实 质 共同点
  孱 头 怕给污染 徘徊不敢走进 拒绝继承(逃避主义) 不
  加
  挑
  混 蛋 保存清白 放火烧光 盲目排斥(虚无主义) 
  废 物 羡 慕 欣欣然蹩进 全盘接受 (投降主义 ) 
  四、质疑与提问
  课堂学案
  一、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