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5340字。
2008——2009年度下学期实验中学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白少成
一 二 三 总 分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3题
①自信的中国,以这样的方式在宇宙中书写那一刹那间的辉煌。②那一刹那,是五千年文明的张望;那一刹那,我们不仅将看到地球上的中国,还将看到全人类;那一刹那,是中华对宇宙的承诺:文明并不分国界,人类将因为坚守梦想而亘古长存。
③问鼎沧穹,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④从嫦娥奔月的优美到《西游记》中的筋斗云,从夸父追日的豪迈到明朝官员万户用47枚捆扎在一起的火箭进行飞天的尝试,中国人完成了从传说、梦想到实践的一次飞跃,哪怕这样的结果是粉身碎骨。⑤但什么都是需要第一次的。⑥中国古人实现了这样的第一次,这样的第一次直到今天还在激历着炎黄子孙用科技与文明,用果敢与智慧来圆梦。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刹那 亘古
2、改正文中的二个错别字。(2分) 将 改为 将 改为
3、修改文中的病句。(2分)病句是第 句,修改方法:
4、诗文填空:(8分)
(1)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
(2)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 。
(3)雨昏青草湖边过, 。 ,佳人才唱翠眉低。
(4)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敬佩和爱戴,他的功绩冠盖古今。我们用虞世南《蝉》一诗中的“ , ”。两句诗来称赞他。
5、仿句。(2分)
我喜欢蓝色,蓝色是天空,我愿我的胸怀像天空一样宽广;我喜欢红色,红色是火焰,我愿我的青春像火焰一样热烈; , , 。
6、古诗赏析(3分)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1)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诗歌中“野鸭”这一物象有何象征意义?(1分)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黔之驴》,完成7—10题。(12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____________ (2) 以为且噬己也___________
(3)稍近益狎__________ (4)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本文的寓意可从多角度进行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4分)
寓意(1)
寓意(2)
10、如果你是驴子,你会想什么办法避免被老虎吃掉?(2分)
(二)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节选),完成11——15题(10分)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