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800字。
2009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
2009.4.18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l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1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跻(jī)身 敷(fū)衍 媲(pì)美 饿殍(piǎo)遍野
B.娉(pīng)婷 寒碜(chen) 谙(yīn)熟 提纲挈(qiè)领
C.震慑(shè) 服膺(yīng) 鞭挞(tà) 踽踽(yǔ)独行
D.炫(xuàn)耀 逮(dǎi)捕 缜(zhěn)密 栉(zhì)风沐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匆遽 报不平 当仁不让 伶牙俐齿
B.娟秀 不旋踵 改斜归正 顶礼膜拜
C.沉疴 口头禅 兵慌马乱 妙语连珠
D.怨艾 打圆场 厉行节约 拒谏饰非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中国坚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B.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C.《杂文月刊》是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上半月刊名为“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
D.鸟类为什么要迁徙?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候鸟迁徙的路线都相对固定。
4.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美国面临的是系统性危机,从经济问题到软实力消减,从反恐僵局到防扩散挑战,
从伊拉克战争到阿富汗重建,诸多矛盾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许多事情都牵一发
而动全身。
B.我们不应该按汉语学习的规律去学习英语,有些人学习英语常常用兵来将挡,水来
土掩的方法,往往把英语与汉语混淆了,以致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
C.我国《物权法》在经历13年的争论和立法机构高层人士空前绝后的七次审读之后,
最终于2007年3月获得通过。它将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
D.农历乙丑年正月,当神州大地处处生龙活虎、爆竹声声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欧
洲四国和欧盟总部进行了正式访问。传递了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对世界未来
的信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文教师如果看不到学生自身发展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一味让他们模仿“考场满分作文”,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枷锁。
B.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突出宜居要求,强化宜居意识,通过加快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建设,使城市的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城更美。
C.半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灾区20多个乡镇、100多个自然村,勘察、测量、分析和研究的羌族古建筑达2000余项之多,为灾后重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D.春节期间,中山、华侨、金砂、石砲台四大公园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游园节目深受市民欢迎。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隽逸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的传统名瓷。它起源于唐,经历宋,成熟于元,而最终在明代达到鼎盛。青花瓷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外销结下了不解之缘,是明代主要的外销瓷。
明代青花瓷的外销受国家对外政策的直接影响。随着明代对外政策的变化,青花瓷的外销也呈现出相应的发展轨迹。早期从1368 年至1433 年,以官营为主。明初对外政策是开放的,因而有了永乐、宣德年间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规模庞大的远航,极大地提高了明代中国的国际影响,明朝廷的官方贸易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青花瓷迎来了第一个外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