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50个字。
清塘荷韵
  教学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2.朗读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对荷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说明: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老人86岁时的作品,数亩清塘,满池风荷,到底是什么牵动了这位世纪学人和国学大师的情怀?教师宜对季老诚朴而淡定、豁达又执着的为人;清净而雅致,从容又精到的为文做整体把握和理解。其实贯通全文的正是一种生命的精气神,也就是荷之所以触动作者、感染读者的这种内在神韵。让学生通过语言的诵读品味感受荷的顽强的生命力和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提升语文素质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初读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对作者情感变化的把握,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情感。
  2、教学难点:反复地诵读和感受具体的文字,理解作者对荷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说明:
  语感,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内核,而文本解读的过程,应该是指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探究情感,习得语感的过程。也是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和语文素质提升的过程。《清塘荷韵》美在荷塘中生命的律动和神韵。通过初读、圈划关键语句,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也就理请了文脉思路;通过诵读品味,感受具体语言中所蕴涵的情感,也就走进了文本。关键是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起点,给学生阅读思考和探讨交流的时空。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1、荷的形象、荷塘的景致,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驻足;关于荷的诗文,也时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陶醉。你能说说对荷塘的真实感受吗?
  2、结合预习,请你谈谈你所了解的季羡林。
  1、交流对荷与荷塘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教师相机引导到荷的蓬勃生命力方面。学生可能会谈到的诗文有:《荷塘月色》、《爱莲说》、“江南可采莲……”“毕竟西湖六月中”,“小荷才露尖尖角”……
  2、谈季羡林。
  配合作者图片及文字,简介季羡林生平学术成就及创作。

  1、对荷花荷塘感受的谈话,能激发学生对这篇散文的整体预热,有利于学生较快的走进文本。
  2、季老并不是学生所熟悉的作家,让学生通过预习,对其为人和为文作初步了解,对于把握本文的情感和思想也会很有帮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