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8930字。
2009届高三高考压轴㈡
语 文 试 卷
命题:武汉市武汉中学 萧兴国 审题:武汉市外国语学校 赵德美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30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开脱(tuō) 恐吓(hè) 口头禅(shán) 苦心孤诣(yì)
B.坑蒙(méng) 犒劳(kào) 打擂台(lèi) 舐犊情深(shì)
C.窥探(kuī) 匮乏(kuī) 连轴转(zhóu) 三聚氰胺(qíng)
D.狙击(jū) 靓丽(liàng) 量角器(liáng) 里应外合(yì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陈凯歌通过《无极》,也在力图把握和触摸当代人的精神困境,以寻找一条心灵的救赎之路。
B.鲁迅用八则“新编”的故事,轻松地揭了信史的老底,油滑地颠覆了正史的神话和权威。
C.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晦涩难懂的著作,那些云山雾罩的理论常常让我们莫衷一是。
D.在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时,其他国家也都难以独善其身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北京奥运会建成的“鸟巢体育馆”,是由无数三角多体形支架拼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宏伟建筑之一。
B.和传统书法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艺术,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性和个性。
C.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3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D.汉代以后,儒家文化几经变化,但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①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②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③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④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⑤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⑥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A.①⑤④②⑥③ B.②⑤⑥④③① C.⑤⑥②①④③ D.③⑤⑥①②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龙由来于原始图腾观念
龙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自古以来,能够兴云布雨的龙一直受到普遍的崇拜,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然而,科学和理性告诉我们,龙是一种虚拟的神物,马(或驼)头、蛇身、鹰爪、鱼鳞,但又与称作四不像的麋鹿不同,是世间所没有的。既然是世间无有之物,那么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龙的传人,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我们从各地龙的考古发现当中可以得出的另一个结论是:龙是古代原始人的崇拜物,各地原始人都对它顶礼膜拜。然而,这个令原始人顶礼膜拜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图腾,而且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图腾——图腾神。对此,有些专家不以为然,说图腾应是自然界中的实有之物,龙既非动物又非植物,子虚乌有,是不可能成为图腾的。
回答这个问题,必然涉及到对图腾的理解和认识。
图腾是一个外来语,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先生翻译介绍过来的。它是人类最早的文化观念,世界各地的原始人在发蒙期都有图腾崇拜,并形成了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图腾社会”(严复)。民族学和人类学界研究认为图腾是群体的标志,其定义是:图腾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原始人曾先后产生3种图腾的观念:1.图腾是血缘亲属;2.图腾是祖先;3.图腾是保护神。
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进化到早期智人时代。那时原始人还不能将人类群体和动物群体区别开来。出于“求安”的心理,原始人认为一旦和某种动物结成亲属,该种动物就会把自己超人的力量、勇气和独特的技能传到人的身上,人就会像该种动物那样勇猛灵巧,或像该种动物那样具有极强的繁殖力,使群体人口迅速增长。于是最早的图腾崇拜观念就出现了。他们把某种动物看成是自己的亲属。
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整个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在祖先观念的基础上产生了神的观念。这时,原始人认识到人和兽是不同的,人不是兽,同兽有很大差别。他们不再认为图腾能生人,也不再相信氏族群体起源于某一个图腾。但由于图腾祖先观念的影响,便把图腾奉为自己的保护神,相信它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既能降福于人,又能为人排忧解难。由此可见,图腾神的观念由来于原始图腾观念,是随着人的认识水平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原始人心理需求的进一步反映。
龙作为无生物的图腾神,同凤一样,是较为典型的图腾神。它最初可能是一个部落的图腾,后来演变成超部落、越民族的神,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敬奉的延续时间最长的图腾神。龙虽然不是实有之物,但它毕竟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它既是新石器时期原始人的一种保护神,也是当时不少社会群体的标志和象征。它的出现及逐渐普及,是后来的炎黄二帝将其选定为崇拜对象的主要依据,也是中华民族最终形成的重要基础。
5.下列各项中,对“图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图腾神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图腾,如龙、凤。
B.图腾神可以不是动物植物等实有之物。
C.图腾神产生于人类早期智人时代,它是一种保护神。
D.图腾神是由原始图腾观念变化而来的。
6.下列表达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受“龙”的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都是“龙”的文化。
B.图腾是一种群体标识,它体现群体人口的繁育增长。
C.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原始人就不再相信氏族群体起源于某一个图腾了。
D.龙是炎黄二帝选定的超部落、超民族的图腾神。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原始人神的观念是超越祖先观念的。
B.有些专家不赞成龙是一种图腾,因为他们认为图腾是外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