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50字。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广东实验中学谢家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其他文言现象,能借助书下
  注释学习文言文。
  (2)学习本文用对话方式反复辩难,掌握生动活泼、富有雄辩力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教师引导;(2)以新带旧,形成体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及反对战争、维护统治秩序的思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让我们同孔子见见面(出示孔子肖像图)。传说孔子身材矮小,面目丑陋,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并创立了儒家学派。瞻仰了先圣的面容,接下来让我们从《季氏将伐颛臾》中领略一下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季氏将伐颛臾》。(板书)。
  本文出自《论语》。《论语》主要是孔门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首先,让我们跟随课文录音,一起来浏览一下课文,注意把握句读。(播放录音)
  二、解题
  季氏将伐颛臾
  这一句话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春秋时鲁国有一著名的历史事件,称为“三桓犯上”。鲁庄公有第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关键词语是:将、伐
  将:说明尚未实现,可以劝阻;如果可以劝阻而不加努力,于理不通,于情不合。
  伐:攻打,明目张胆,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所以“季氏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事。
  三、熟悉课文内容,总结文言知识
  1.学生朗读读课文,教师可纠正读音并做点评。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课文并分组归纳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1)使动用法:既来之,则安之。
  (2)状语后置: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3)宾语前置:无乃而是过与?
  何以伐为?
  教师可再对以上几点加以解释强调,帮助学生做适当的扩展。
  3.积累实词“患”“过”
  课文例句: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忧虑,担心)
  且尔言过矣。(错误,失误)
  比较积累“患”例句: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忧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