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11510字。
  黄山市0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卷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先进文化构建“新徽商”
  徽商的兴与文化相通,徽商的衰又与文化相关,徽商从兴到衰的历史表明,徽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所包含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地域乡土文化,在徽州商人身上融为一体,相互影响,是徽商的“神”。这种文化现象以儒家思想和封建理学为核心,精华与糟粕并存。在徽商处于上升时期,文化的精华因素起主导作用;在徽商处于下落时期,文化的糟粕因素在起主导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富有时代风格和安徽特色的“新徽商”,必须以先进文化充实和提升徽商的“神”,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前行。
  正确认识徽商文化的精华,剔除徽商文化的糟粕,将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的“徽商精神”发扬光大。明清早期的徽州商人在困难的境况下,敢闯敢拼,吃苦耐劳,在商业竞争中“一贾不利两贾,两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祁门倪氏族谱•诰村淑人行状》),从而将商业由小做大、由弱做强。这种如骆驼般的自强不息、负重进取的精神,是一种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那些封建理学的保守性、封闭性和自私性,以及亦贾亦官、以官通贾、以贾求官的行为观念,都应作为糟粕而唾弃。因此,剔除徽商文化之糟粕,弘扬徽商文化之精华———徽骆驼精神,才能重振徽商雄风,构建新时代的“新徽商”。
  1、下列关于“文化自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世界上的大国、小国,在其社会变革、转型时,文化都起到了一种先导性的作用,认识并发挥这种作用,学术界称之为“文化自觉”。
  B、倡导“以德治商”、“以信养商”,充实商界的文化底气,增强商界的社会责任感,再造“新徽商”的新风貌,就是“新徽商”对“文化自觉”的弘扬。
  C、“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古徽商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从商时又“贾而好儒”, 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自觉”。
  D、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并发挥文化的先导性作用,就一定能够构建“新徽商”,续写徽商“无徽不成镇”的神话。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亦贾亦官、以官通贾、以贾求官的行为观念,以及封建理学的保守性、封闭性和自私性,都是徽商文化中的糟粕。
  B、“一贾不利两贾,两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体现了徽商敢闯敢拼、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
  C徽商文化就是一种如骆驼般自强不息、负重进取的精神,即徽骆驼精神。它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D、古徽商的经营之道,渗透着浓郁的文化品位,其兴衰皆与文化有关。古徽商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渐渐侵蚀的结果。
  3、下列说法不属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3分)
  A、构建“新徽商”,就必须弘扬徽商文化的精神,积极吸收先进文化因素,又要剔除徽商文化的糟粕,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因素。
  B、作者认为,徽商文化中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地域文化,在徽商身上融为一体,是徽商的“神”。
  C、与制造业相比,商业的核心竞争应更加重视文化因素。当前制造业的经营战略已发生了转变,商业的经营战略也应转向文化提升优先战略。
  D、作者认为,在徽商上升、下落的不同时期,文化的糟粕因素与文化的精华因素分别在起主导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爱心密码
  邓耀华
  李小力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安葬了父亲。
  忙完丧事后,李小力和妻子、儿子一起向乡亲们道了谢,准备回城的时候,父亲生前的好友王老伯拦住李小力说:“小力,你别慌着走,你父亲临终前有遗嘱,要我一定转告你。”
  李小力听说父亲有遗嘱,就停下来问:“王老伯你说吧,我父亲有啥遗嘱?”
  王老伯说:“小力,当着这些父老乡亲的面,我告诉你吧,你父亲生前省吃俭用,存下了4万块钱。”王老伯从口袋里拿出银行存折接着说:“你父亲说这些钱留给你,但他设了密码,要你在一个月内解码,如果一个月内解不了密码,那么这钱就由我经手,捐给村里的养老院。”
  李小力接过银行卡说:“我父亲也真是的,把密码直接告诉我不就得了,为啥非要我来解码呢?简直是多此一举。”
  王老伯说:“小力,你别说什么了,你父亲说这叫爱心密码,你如果解不了,那你就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