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310字。
岳阳市一中2009届高三第八次质量检测
语 文
时 量:150分钟 分 值:150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A、的士(dí) 蒙头转向(mēng) 觊觎(jì) 大张挞伐(dá)
B、粗糙(cāo) 自怨自艾(yì) 挑拨(tiǎo) 开门揖盗(yī)
C、羞赧(nǎn) 舐犊情深(shì) 巨擘(bò) 没齿难忘(méi)
D、埋单(mái) 呼天抢地(qiāng) 哂笑(xī) 暴殄天物(tiǎn)
2、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A、我敬仰陈胜、吴广的胆识,“雁雀安知鸿鹄之志”,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自己连同他们的气慨推向了历史的舞台。
B、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自然无法回到天真无斜的古代,采薇而食,种菊悠然。
C、这儿是威尼斯最华妙庄严的地方,那精巧的结构和艳而雅的颜色,令人有惝恍迷离之感。
D、写申请报告,内容应扼要,文字要简炼,切不可夸张渲染,尤其要避免溢美不实之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比尔·盖茨的豪宅前方俯瞰浩如烟海的华盛顿湖,背后深入湖畔东岸的一座山丘,属于“掩土建筑”。建筑物地上四层,地下深不可测,外观呈现“西北太平洋岸别墅”风格,林木蓊郁、气象万千。
B、今年3月20日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宣布成立,这个新智库成立之际,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方兴未艾,不明朗的形势和前景使国家宏观决策面临严峻挑战。
C、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他的故乡肯尼亚,人们更是载歌载舞,额手称庆。
D、一些“80后”出生的中国年轻人正被冠以一个新的称呼:“鸟巢一代”。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说现在的年轻人是“迷惘的一代”还是“鸟巢一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水北调工程由于尚未全线贯通,因此去年奥运期间北京人喝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南水”,而是由河北的4座水库供应给北京的3亿多立方米“应急水”,这相当于北京主要的水源地密云水库一年供水量的一多半。
B、与最近几年的春晚相比,2008年春晚带给人们久违的感动和热情,赈灾、奥运、道德模范、嫦娥奔月四个板块既凸显主题,又成为煽情亮点,整场晚会欢乐、明快、向上、雅致,堪称名副其实的除夕精神文化大餐。
C、捷克警察学院施特劳斯教授目前正领导一个研究小组从事步态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工作人员只需要采集一个人的8个脚印,就能从中获得此人的身高、体重和性别等,而且其准确性与指纹验证的准确性相当。
D、随着一声巨响,朝鲜宁边核反应堆冷却塔在一片浓烟中化为废墟,它标志着僵持已久的朝核问题终于见到了最终战胜的曙光。
5、下列句子中表述简洁、不赘余的一句是
A、会上,除非是终于付诸于表决,否则,争议之声不绝于耳,你要闭目养神,或思索比较有趣的问题,并不可能。
B、获得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称号的女性代表,以她们艰辛的创业经历,辉煌的事业成就,高尚的人生态度,深深地感染和激励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妇女姐妹。
C、从此我一改平素的习惯,天天在园丁和其他工人正酣睡的时候很早就起床。
D、开创华裔科学家问鼎诺贝尔奖先河的杨振宁教授认为朱棣文的“光学粘胶”实验意义非凡。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神奇的“人体光”
1911年一位叫基尔纳的医生发现:一名裸体病人的体表出现了15毫米厚的模糊光圈。
后来,基尔纳又多次看到了这种情景,于是他宣称:人体能放射出类似月晕和日晕的光圈,并把它命名为“人体辉光”。
20世纪40年代,苏联科学家基利安夫妇在一次电学实验中,惊奇地发现人体的各部位也能发现不同颜色的光:手臂是蓝色,心脏是深蓝,而臀部是绿色。更有趣的是,人体相对发光比较明显的一些部位,恰好与古代中国人发现的七百多个穴位相对应。
近些年,科学家利用专门的仪器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健康状况的人进行了数万次测试,结果无一例外地测出了每个人体表的每个部位都在发出极其微弱的可见光。这种光不是红外线,也和人的体温无关,而是一种类似萤火虫发出的超微弱冷光。科学家的研究还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