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60个字。
  教学目的
  1.理解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抒发的纪念鲁迅的感受,从中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2.体会诗歌也能讲道理,发表议论。_。
  教学重、难点
  二.通过诗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战士的伟大精神,培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人生观这是本诗教学重点之一。
  2.重点之二是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的深刻哲理;理解了诗的深刻哲理,朗读的情感也就充沛了。
  3.难点在于第三、六、七的内容理解,老师应讲深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臧(zang1)俯(fu3)践踏(jian4)删刈(yi4)
  憎恶(zeng1 wu4)装饰(shi4)泛(fan4)
  2.解释下列词语:
  (1)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思。鲁迅《自嘲》诗里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
  (2)情感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题辞)里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溶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枯腐。”
  (3)华盖:古星名。迷信的人认为人的运气不好,是有华盖星犯命,
  叫交华盖运。但据说和尚华盖罩顶是走好运。
  3.朗读、背诵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臧克家.1905年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臧家庄。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从小喜爱古典诗词。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农民的悲惨处境有较多的了解。这段农村生活成为他以后诗歌创作的深厚基础。
  1923年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开始写作新诗。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引起广泛注意,受到欢迎。抗战爆发前,诗人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诗集,进一步反映农民的疾苦,揭露和鞭挞了黑暗的旧社会。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一出版了反映人民疾苦、控诉蒋家王朝罪恶的政治讽刺诗集(宝贝川(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解放后先后任华北大学三部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审、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曾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作协书记处书记,(诗刊》顾问兼编委。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创作的。诗人曾说过:“诗中抒发的思想、爱憎之情,不仅只是我个人的,“这首诗”是以两个阶级、两个对立面的真实感情为出发点的。“全诗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歌颂了正义、打击了邪恶。
  2.导语
  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我们曾学过许多诗。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格律的,有自由的,可那几乎都是以抒情为主。“诗言志”,诗可抒情。可叙事,诗也能讲道理,发议论,这样的诗有人称之为哲理诗。诗中发表的议论不是抽象的。而是带有形象性的,是用诗的语言说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臧克家先生所写的(有的人》就是这样一首哲理诗,学习这首诗,我们要理解诗中哲理性的深刻内涵以及铿锵有力的语句,
  理解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抒情的纪念鲁迅先生的感受,从中受到革命人生观教育。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或听诗歌朗读录音。注意朗读者的感情流露。)
  2.提问:这首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讨论、明确:全诗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1节为第一部分。大意是: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第2节到第4节为第二部分。大意是:诅咒与赞美、鞭挞与褒扬交替使用,形成相互对比,而赞美、褒扬是主旋律,作者热情颂扬了鲁迅先生战斗而伟大的一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