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3张,另有详细的案例分析。
《在沙漠中心》教学案例
嘉祥四中 蔡荣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清心路历程,感受伟大形象。
能力目标: 培养速读课文筛选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学重点:1、理清心路历程,感受伟大形象。
教学难点:
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这是2007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英雄试飞员李剑英的颁奖词,他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为了保护地面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迫降过程中,飞机爆炸解体,李剑英同志壮烈牺牲。在16秒时间里,让我们永远的记住了英雄的名字。
今天,我们还要记住一个英雄的名字----圣埃克絮佩里。让我们一起走近《在沙漠中心》走近英雄。
二、介绍作家作品: 圣埃克絮佩里于1900年6月29日出生在法国里昂。他曾经有志于报考海军学院,未能如愿,却有幸成了空军的一员。1923年退役后,先后从事过各种不同的职业。
1926年,圣埃克絮佩里进入拉泰科埃尔航空公司。在此期间,出版小说《南方邮件》《夜航》,从此他在文学上声誉鹊起。1939年,又一部作品《人类的大地》问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重入法国空军。后辗转去纽约开始流亡生活。在这期间,写出《空军飞行员》、《给一个人质的信》、《小王子》等作品。1944年返回同盟国地中海空军部队。在当年7月31日的一次飞行任务中,他驾驶飞机飞上湛蓝的天空,就此再也没有回来
了解时代背景。1935年12月29日,他自费驾机飞往西贡,试图以70小时飞完巴黎到西贡的航程,获取15万法郎的奖金。但由于飞机发生故障,迫降在开罗附近荒无人烟的沙漠中。与机械师普雷沃在绝望的情况下跋涉五天五夜,被一支骆驼商队救出。
三、明确学习目标
1、1、理清心路历程,感受伟大形象。
3、品析深刻语言,体味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