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探索语文教学新思路—“引导质疑,大胆创新”
龙港区完全中学  张馨元
江泽民总书记曾精辟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中学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富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的重大课题,在阅读教学中诱导学生创新,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学贵质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堂教学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学生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古今中外,多数的事例证明,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发明电灯,哥白尼创建日心说,达尔文创写的《物种起源》都是起源于质疑。可见,具有发现问题的才智,提出问题的胆略,是一切人才具备的素质。
学校要培养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质疑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努力激发学生动脑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疑难问题,并指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从平常问句中发现问题,学生由疑而问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针对新课改的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在质疑问题上,我进行了初步地大胆的尝试
一、指导学生看图质疑
想象是人脑在已有的知觉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学生装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在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材中,不仅有看图学文,还有配着插图的课文,甚至在网上还能下载一些图片,教学《月亮上的足迹》时,我在网上下载了许多图片,使学生对这么抽象的课文很快就能够理解,当他们看到月球的图片时,除课文内容以外,马上就提出了“月亮上还有什么”“长娥奔月的故事是真的吗?”等一系列问题,同学们互相研讨,得出的结论,教师给予总结。仅仅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虽然是枯燥无味的,但却激发了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得到了效好的效果。
总之,就是尽力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新的想法就由此产生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