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8310个字。
2009年岱山县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24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密封区上填写县(市、区)、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请勿遗漏。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让我们在阳光明mèi ▲的日子里,用心情的音符pǔ ▲写生命悦耳的篇章;在飘雨的季节里,任前方jīng ▲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在茫茫学海里,我们是勇敢而自信的水手,乘风破浪,向着成功的bǐ ▲岸前行。
2.根据语境,把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备选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谁能说自然是冷漠的、无情的?江水奔腾不息,▲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草原纵横千里,▲的是自己宽广的胸襟。
备选词语:A.袒露B.挺拔C.倾诉
3.根据语境填写古诗词名句。(⑴—⑶必做,⑷⑸两题任选一题)(8分)
⑴物是人非事事休,▲。(李清照《武陵春》)
⑵▲,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⑶山水花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国都沦陷时,杜甫借花鸟抒悲痛之情:“▲,
▲”(《春望》);弃官离职之时,龚自珍借落花表达豁达进取的人生态度:“▲,
▲”(《己亥杂诗》)。
⑷“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你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古诗词名句(连续两句):“▲,▲”。
⑸诗言志。我国古代有许多寄予伟大理想抱负、抒发建功立业的诗词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4.修改病句。(4分)
⑴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⑵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千古流传的名句成为历来读书人的座右铭。
▲
5.名著阅读。(4分)
初中三年的阅读,一定让你结识了不少名著中的人物。请从下面备选的人物中选择一个,说明其出处,并请你谈谈对这一人物的评价(50字左右)。
备选人物:林冲祥子保尔•柯察金
我选择的人物是:▲出处:《▲》(1分)
我的评价:▲(3分)
6.语文综合性学习。(5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文化产业发达,很受广大青少年欢迎的新时代的中国音乐“中国风”,就是从台湾发源并成型的,在华语乐坛影响深远。现录三首“中国风”歌曲的部分歌词:
⑴谁再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周杰伦《东风破》)
⑵烽烟起寻爱似浪淘沙,遇见她如春水映梨花。挥剑断天涯相思轻放下,梦中我痴痴牵挂。(张杰《天下》)
⑶离愁能有多痛,痛有多浓,当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心碎了才懂。(林俊杰《江南》)
材料二:我们正在忘却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全唐诗》收录诗作42863首,《全宋词》收录词作19900余首,李白有诗900余首,陆游有诗9000多首,这只是中国诗词曲赋的一点零头。然而直到中学毕业,我们会背的不过几十首而已,这如何让我们爱上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之海呢?不是说古典诗词应被广泛应用,但它从我们的视野里大幅度退出、消失,就是这个社会审美能力的丧失。一个从小就被“海日生残夜”、“小桥流水人家”、“醉里挑灯看剑”这样的情韵滋养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的心灵或许会映射出更多的人文色彩和人性光辉。
(选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⑴品味“材料一”中的歌词,说说“中国风”的歌词有什么显著的特点?(2分)
▲
⑵读了“材料一”、“材料二”后,你有怎样的感想?(3分)
▲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7—14题。
(一)(16分)
两角钱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发现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工作人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近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十四五岁的样子,一身风尘仆仆的工装,不用说,也是工地上的民工,跟着大人们一起来寄钱。他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儿边,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根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睛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看着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更让我感到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