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40个字。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颂歌。作者通过一群朴实得像红高粱一样的茂腾腾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显示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抒发了中华民族挣脱了束缚与羁绊、闭塞与保守后的欢乐和痛快、思索和追求。文章语言如诗如画,极富音乐美。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统一。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显得铿锵激昂,同时还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间的排比,交错出现,一个接一个,使内容表达得更加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安塞腰鼓这一民族艺术奇葩;  
  2、了解本文的修辞手法和句式;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1、对文章的形神有独到的见解;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描写来抒情的形神兼备的写法。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生命与力量的美,激发对民族艺术的热爱。进而达到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感情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2、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资料了解安塞腰鼓,准备安塞腰鼓图片及课文朗读录音磁带并制成课件。  
  学生:搜集安塞腰鼓的有关知识及作者的情况;查阅工具书,疏通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由豪放、节奏感强的现代舞蹈引入“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安塞腰鼓的知识,教师总结归纳  
  (屏幕显示)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是陕北人民精神风貌的象征。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今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3、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片断,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并调动学生的情绪。  
  4、学生展示作者作品资料,教师总结归纳  
  (屏幕显示)  
  作者作品:刘成章,生于1937年,陕西延安市人,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写于1986年,它是一曲陕北人生命、活力的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