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案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版本:
鲁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34 KB
评级:
时间:
2009/6/11 21:44:27
下载:
本月:1 总计:81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3700字。
高二语文《水调歌头》教学案 4
李国庆
教学目标
1. 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2. 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
3.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4. 背诵
教学过程
一重点字音
阙(què)琼(qióng)绮(qǐ)胜(shēng)
.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 - 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
三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亦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作者当时知密州(今山东诸城)。苏轼因乌台诗案倍受折磨,被贬黄州。写此词时,作者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 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但无缘相会。从小序可知,此词系醉后抒怀之作,同时表达了对兄弟苏辙(子由)的思念。古人评论说:词的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先著《词诘》),其实通篇风调又何尝不是这样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
四词作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性篇章之一。此词的主旨在于抒发作者外放期间的寥落情怀,其中杂用道家思想,观照世界亦复自为排遣。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弃险恶的宦海风涛,提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运用形象化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和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它落笔遒劲,独辟蹊径,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结构上,词的上阕纵横时空,纵写月亮;下阕叙述当晚月照情景。前者是对古老神话、流传下来的笔记故事的推陈出新,后者则是对月亮的白描速写。看似演绎月亮盈亏的道理,实际上是在阐释人生。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恶凶险的宦海风涛,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它既具有苏轼一般词共有的豪迈雄奇的特色,还有其独具的飘逸空灵,说它是词中精品,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备课素材 人教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15 苏教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88 人教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87 苏教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flash歌曲欣赏11 北师大版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教学设计 粤教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视频课堂实录10 人教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14 鲁教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86 鲁教版
诗词三首《月夜》《夜雨寄北》《水调歌头》视频课堂实录及评课 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