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20字。
《草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巧妙的联想和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的写作方法。
2、体味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的深刻哲理,珍视过往,正视现实,追求未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本文如何紧扣“变”与“不变”,层层深入地展开联想。
难点:体悟本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今天,老师将引领大家欣赏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草莓》。看到自然界中的草莓,你会想到什么呢?(引发学生的联想)
(二)本文的作者在漫步乡野的途中不期而遇了一颗晚熟的硕大草莓,同样也是浮想联翩。请散读全文。
(三)这颗晚熟的草莓生长于怎样的自然环境之下呢?让我们来研读第一自然段。(个别读)
第一自然段中,作者笔下的九月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天暖
树绿
九月夏意正浓 天蓝
人欢
(四)第三自然段同是描写九月的景物,呈现出怎样的变化?(个别读)
天寒
树枯
九月秋意弥漫 天灰
秋的气息
(五)“九月夏意正浓”强调的是自然景物“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九月秋意弥漫”则强调自然景物的骤变。如何理解这种自然界的“变”与“不变”?在“不变”中是否蕴涵“变”的征兆?
看似“不变”,实际上却巧妙地透露了“变”:“天气反常地暖和”、“葱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