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51张,另有视频和教案。
  
《永久的悔》
  [学习目标]
  1、通过多层次朗读,引导学生品味文本中所蕴含的深情;
  2、学习平实自然却又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追悔莫及的感情。
  3、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珍惜身边的至爱亲情,懂得孝敬父母的长辈,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追悔莫及的感情。
  品味文本中所蕴含的深情。
  [教学难点]
  学习平实自然却又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人新课
  1、  在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的旋律中出示有关母爱的名言,温馨的图片也随之播放。(给学生营造一种浓浓的母爱的氛围)
  2、老师在优美的旋律中导入新课:
  世上有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母亲,是我们每个人情感世界的主角。我们爱母亲!寒冷的时候,母亲是棉被;饥饿的时候,母亲是美食;困难中,母亲是手杖;黑暗中,母亲是烛光;幸福中,母亲是微笑。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季羡林的母亲,去感受一下他们母子间的深厚感情 !
  二、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
  (一)简介作者
  1、季羡林,1911年生,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是当代语言学家。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留德十年》 《牛棚杂忆》等。
  2、教师检查预习,检测字词积累情况,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写法。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立锥之地       背井离乡
  懵懵懂懂       盈眶 
  寄人篱下       望九
  (二)初读课文,揣摩思想感情
  1、自读课文,画出文章中饱含深情的句子或段落。同时思考问题:
  应该以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 
  明确:痛苦、悔恨的感情。 
  2、结合季羡林的一副对联帮助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一别竟八载,多少次倚闾怅望,眼泪和血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