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六中2003——2004学年度第 次月考
高二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庾毙(yǔ) 蟾蜍(yú) 丝绦(tāo) 一爿(pán)
B.形骸(hài) 搭讪(shàn) 拗开(ǎo) 罪愆(qiān)
C.涟漪 (yī) 怄气 (òu) 敕造 (chì) 打烊 (yáng)
D.坟冢 (zhǒng) 蹩进 (bié) 凫水(fú) 奔头(bèn)
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晃荡晃荡 又香又苏 不翼而飞 兴致勃勃
B.说东道西 无忧无虑 一目了然 扯三拉四
C.投机倒把 缩头缩颈 有益无害 昏头昏脑
D.举目无亲 满盘皆输 牵肚挂肠 冷若冰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心慌意乱,匆匆忙忙的穿大衣,脸上带着—的神情。
②现代化城市需要高雅艺术,而高雅艺术更需要现代化城市的扶持,这已是无可________的事实。
③“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④镇上的人们也—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
A.恐怖 质疑 淡然 仍然 B害怕 置疑 漠然 依然
C.恐怖 置疑 淡然 仍然 D 害怕 质疑 漠然 依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避讳,不仅是语言艺术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术问题,更是对待别人的态度问题。常言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说话时,不能口无遮拦。
B.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损公肥私等堪称时下腐败的流行特征。此类现象在文艺界虽不能说是一应俱全,但文艺界已遭受其“病症”的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辩论最忌讳的是对方一驳,我方一时语塞,成了“茶壶里煮饺子——倒(道)不出”。有人认为,辩论前的临阵磨枪用理不如用例。有例不愁缺理,例理兼备,怎么会“失语”?
D.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B、 “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他们的自行车,快快活活的玩一阵好了。”
C、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D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变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变成乞丐的呢? 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他更有一些新的理由,觉得他出生的、受过多少痛苦的、母亲刚在里面延期的这所屋子分不开。
B..土耳其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国家,海湾地区战争频仍迟滞了发展势头,瞻望前景忧心忡忡是很自然的。
C.“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返回,不仅在政治与科技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对中国“航天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D.不但大队干部对他的态度友好得多,连村上的人要听他讲,而且上街的时候背后也常有人指点着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