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30字。
  《听听那冷雨》辅导练习
  一、阅读下面余光中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1、诗人选取“长江水”作为第一意象,有什么深刻含义?
  
  
  2、在全诗四个章节中,诗人分别用了“瓢、张、片、朵”四个单位很小的量词,如果说换成“湾、园、地、片”,好不好,为什么?
  
  
  3、试分析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身为杭州人的张抗抗,曾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又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杭州是她的故乡,东北是她的第二故乡,张抗抗说:“故乡是亲情的象征,所以凡是你用虔诚之心去思念的地方,都是故乡。对于他乡,人们往往是付出;对于故乡,则是回报。对故乡的爱是大爱,故乡又是现代游子的精神慰藉。”
  余光中先生则将故乡分为三个层面:亲情层面、文化层和历史层面。他引用汤玛斯·曼为逃出纳粹魔掌而逃亡美国时说的话:“凡我在处,即为德国。”他指的是只要坚守祖国文化的精华,就没有离开祖国。故乡是共同文化的精神家园。
  余秋雨引用了他《千年一叹》中的一个故事:在约旦沙漠的深处:他遇到了一家中餐馆,开餐馆的老板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一位海上文人的后代。问其是想家,她回答:“不想。我的中餐馆开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故乡”。余秋雨先生总结说:中华饮食文化,成了故乡的象征。对一位中餐馆老板来说,坚守了中华饮食文化,就是坚守了中华文化。
  在全化的时代,其实哪怕你不出国,要继承中华文化的精华,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余光中先生前一天与记者见面时,就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当你的女友已改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他说:“中国文化是一个大圆,而中文是其半径,半径愈大则圆周愈大,我们要努力把把中文学好,让这半径变得长,使中国文化走得更远。”
  4、结合对文段的理解,你认为什么是故乡?
  
  
  5、全球化时代的“游子文化”有什么意义?
  
  
  三、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问题。
  2003年度散文家颁奖词和余光中获奖感言
  “无论是诗或散文的创作,我取法的典范首先是中国的古典,其次才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与西方文学。古文教我如何掌握凝练、整洁,白话教我如何做到自然、亲切,英文教我如何经营层次井然、长而不乱、富而不杂的复合句法。我致力追求的文体,是用女娲炼石补天的洪炉来炼仓颉的方砖,与源出希腊、罗马的西欧拼音文字相融。我相信只要得法,混血更美,合金更贵。”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 绕着那片厚土” 
  余光中曾在文章中写道:“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他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