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04年高考作文述评及对策探微
(江苏省兴化中学 王广清 邮编:225700)
2004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随着各省自主命题这一暖人的“东风”,今年共有14份(全国卷有三种,供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语文试卷,透视14种不同模式下的作文试题,真可谓“东风夜放花千树”,充分体现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关注人性”的命题思想,对中学作文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体现开放精神,倡导素质教育
一个好的文题,应该是一个“指路牌”,循牌走去,考生会找到一块“独特的精神天地”,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能把考生“冬眠状态”下的文思唤醒,可以任考生个性之花烂漫、自在地伸展,真切、自然地开放(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语)。与往年相比,今年各省命题的作文试题绝大多数开放性更强,关注的领域更宽,可让考生发挥的领域更大。上海卷一直站在素质教育的肩膀上,高屋建瓴,独领风骚。今年以“忙”为话题让考生自由作文,与去年“杂”相比,稳中有变,但在立意取材上,更具广度和深度。时处今日之中国,特别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上海,“忙”抓住了社会的特点。讲究快节奏高效率的人们,个个都在忙!小至于考生本身,日日夜夜忙于复习;大至于日理万机的领导人,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商家,学术研究中的专家教授,以至工人、农民,一切都在繁忙中,这“忙”多少也折射出现代社会普遍的浮躁心态。作文的立足点可高可低,作文的视角可大可小,应该是每个考生都能写得出,而且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都可能写得很出彩。北京卷要求考生以“包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对高中毕业生来说,这样的题目可供选择的角度很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庭成员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产生一些疙瘩。人与人相处,各人性格、兴趣爱好不尽相同,面对此情此景就要学会包容。古人云“有容乃大”、“与人为善”、“求同存异”、“君子和而不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冤家宜解不宜结”,要学会化干戈为玉帛,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而要打开自己的“第三只眼”多看别人的优点、长处,“马加爵事件”就是最好的反面材料,可由此生发向纵深探讨,以期引人警醒。考生还可从自身经历入手,回忆一些现象,然后选择某一桩事例,作为话题,切入分析,剖析包容的好处,并进一步指出能够做到包容是一个人有道德有修养的表现。也可作正反论述,如果面对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就耿耿于怀,睚眦必报,甚至剑拔弩张,后果又将会如何呢?当然,在构思时要不落窠臼,要让人读后有一种“亏他想得出来”(王蒙语)的惊喜。
二、关注社会热点,凸现思辩色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