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60个字。
《芦花荡》教学设计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蔡荣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思考、研讨,能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过程:
课前交流(投影一:课题)
开场白:进教室前,我就听说我们初二()班同学非常优秀,据说有以下的光荣传统:一是坐得直,二是笑得美,最突出的就是上课发言积极、响亮了。看到大家这么好的精神状态我也很兴奋,对我们一起上好这节课充满期待和信心。先请同学们在美妙的轻音乐中,欣赏一下美丽的芦花荡风光,开启今天美妙的学习之旅。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看着这样的图片,听着这样的音乐,展开你丰富的想象,你想到了什么?
(注意点评,如你的描述让我也不禁神往了;真美)
师:真不错,同学们的想象使美丽的芦花荡更添魅力。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孙犁笔下抗战时期的这一片芦花荡,来认识一位平凡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
二、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思考、研讨,能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概括故事,整体感知
(投影: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板书学生不会读的字。
可能有:竹篙疟子飒飒
师:这位平凡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文中称他为“老头子”。那好,看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复述故事情节,告诉同学们全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复述故事情节,注意引导学生点评。
师: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非常好。复述故事情节时,就应该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四、赏析人物,深入研读
师:讲完老人的故事,你觉得这位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结合相关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投影:议一议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学生一般只分析到老人的机智、勇敢、有勇有谋、爱国等,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老人性格的另一面。
师:老人身上就没有让大家不喜欢的地方?
(学生思考、分析、交流)
师: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学生明确:①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许诺一切靠他,一切保险;②通过敌人封锁线,老人就像一个没事人,显得悠闲自得;③送两个女孩进苇塘,他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大菱受伤,确实过于自信;他觉得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又有些过于自尊。④老头子发誓要讨回血债,这场极其精彩的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