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60个字。
  第一单元
  3.短文两篇
  (编者:林秀芬)
  学习要求
  1. 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2. 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 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4. 对比探究阅读;
  5.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收敛()聒聒()宽恕()卑微()
  零落()断续()一丝不苟()
  2.给下面多音字注音。
  颤动()贝壳()旋转()间隔()
  寒颤()地壳()旋风()中间()
  3.给下面形近字注音。
  宽恕()脆弱()收敛()
  发怒()桅杆()宝剑()
  4.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
  (1)宽恕:
  (2)卑微:
  (3)收敛:
  (4)一丝不苟:
  (5)完结:
  (6)精致:
  (7)脆弱:
  5. 这两篇短文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
  6. 这两篇短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习导航
  一.文章结构
  短文两篇
  蝉:(1)蝉声来得早,使人厌烦。(记叙)
  (2-5)病蝉虽小,却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记叙、议论)
  (6-7)感悟生命的顽强。(议论、抒情、描写)
  贝壳:(1-2)点题,交代贝壳的特点及价值。(记叙)
  (3)通过对贝壳的描写,赞颂大自然的宽容、一丝不苟。(记叙、抒情)
  (4-6)感悟人生,要留下令人珍惜、惊叹的东西。(议论、抒情)
  二.文章的主旨
  《蝉》一文写蝉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从夏天聒聒的蝉写起,写蝉那么小的东西竟聒聒了一个夏天。由此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无论怎么样,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贝壳》一文,作者从海边小小的贝壳写起,贝壳虽小,可制作精致。贝壳的生命虽很短暂,可它却活得一丝不苟,与贝壳的生命比较起来,我们的生命更长,因此,我们要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
  三、写作特色
  1.先抑后扬,感情蕴含其中。作者在《蝉》一文中先是写了蝉鸣的“烦”,后文却写出了对蝉的生命意义的赞美,这种欲扬先抑的写法,让读者很容易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从开头的“烦”变成现在的宽恕,形成一个首尾照应又有变化的完整结构。文虽短而理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提示着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2. 文章短小精悍,结构合理。《蝉》一文虽短小,但作者在处理结构上很合理,由蝉鸣写到蝉的生命意义,让人一目了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