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50字。 《双桅船》(教学节公开课)课堂实录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陈秀茹
[教学目标]了解朦胧诗的一般知识,个性化和多元化地解读朦胧诗
[重点难点]1、意象在诗歌中的表意作用
2、体会诗中表现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与诗人舒婷相约,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让我们乘坐她的《双桅船》,驶进她的心灵世界。(板书题目)
二、 赏析诗歌:
1、 师:今天早读我们自由诵读了《双桅船》,现在我们齐读一下,初步感受一下诗的魅力好吗?读后(随机指导) (评:读得很动情,老师都被感动了)
2、 师:来听一听别人是怎样朗读的,比比看,谁读得好。(播放播音员的朗读)
读完点评:各有千秋,我们比她读得动情,她比我们更会运用朗读技巧,如:“岸呵(nà),心爱的岸(注意到了音变)/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停顿得当)。
3、 师:老师被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带入到诗情与画意中去了,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会画出怎样的一幅画?尝试着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下好吗?
4、 生1:我看见了苍茫的大海,好浓好浓的雾,远方的海面上,隐隐约约漂泊着一艘双桅船,时而靠岸,时而扬帆远航。
5、 生2:我仿佛看见,在大雾迷漫、风雨欲来大海上,船与岸在凄楚、忧伤地告别。
(点评:描绘得太生动了,气氛好苍茫,并将船与岸拟人化理解,情感好凝重)。
6、 师:刚才老师注意到,在苍茫大海的这个背景上,我们描绘的重点是“船”和“岸”?说明我们抓住了诗歌的两个最主要的意象,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二者的关系吧,请仔细阅读,找一些诗句来证明。
7、 生1:“岸啊,心爱的岸”——学生分析:亲密,深情
生2:“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学生分析:真挚。
8、 学生3: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学生分析:这两句更能体现“船”与“岸”永远彼此关怀彼此牵挂。
(师点评:找得好,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解读二者关系的关键。
是呀,大家的解说真令人感动,让老师一下想起宋代词人秦观的一句诗(我们一起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情是不需要用时时刻刻的厮守来维系的。
9、 师:能否用《致橡树》的句子解读一下?
10、 生:“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布置摘抄作业时学生已摘抄《致橡树》)。
11、 师:啊,这是心灵的相通,灵魂的相约,老师不由得想起《致橡树》中的另一句:“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呀,探讨到这里我们似乎恍然大悟,哦,这可能是一首爱情诗吧?你同意吗?
12生:同意。(但也有摇头的,也有不置可否的,恰好证明个性化解读的必要。)
13师:我们姑且把它当成爱情诗来读吧。①“船”象征谁呢?“岸”又象征谁呢?讲讲“他”和“她”的故事吧。
14、 生1:“船”象征女子,“岸” 象征男子,他是她的归宿。
15、 生2:我认为“船”象征男子,“岸” 象征女子,男子在外打拼事业,女子在温馨的家中等他。
16、 师: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到诗中找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