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30个字。
  七律长征
  教学设想:
  本文为八(上)第一单元第一课,单元主题为“长征之歌”。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长征即将结束时回顾长征中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诗人以高度的概括力展现了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并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写法,体会战士们的伟大精神。由于学生对长征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路途的艰辛,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在情感价值观上,应当激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扬长征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全诗大意,并背诵全诗。
  2.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全诗关键字词的含义,并体会其饱含的深情。
  2.学习本诗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夸张的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全诗关键字词的含义,并体会其饱含的深情。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诗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夸张的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体悟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逶迤()磅礴()岷山()云崖()乌蒙()
  2.解释词语。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吗?他在词作中热情地赞扬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为“风流人物”。原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当时就有同学心存疑问: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真胜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吗?我想在学习了他的诗作《七律长征》后,你会茅塞顿开。
  好,让我们一起随领袖回顾那艰苦卓绝又振奋人心的长征之旅。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朗读,听完后,自己大声自由朗读全诗。
  要求:对照注释,理解全诗大意,不理解的地方注上标记以便讨论提问。
  (学生读完后,提出问题,师生讨论解决,然后投影出示全文大意。)
  2.诗的第一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从全诗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征之“难”?红军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
  学法指导:请学生在书上自主圈点勾画,然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运用艺术夸张手法突出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四、交流互动
  1.首联中的“万水千山”在诗中具体指什么山?什么水?这一联在全诗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体现了红军战士什么精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