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80个字。 第二课时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大荔县朝邑初中蔚宁
教材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是初中语文课本所录选的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在教材中编入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已经学习了《故乡》、《孤独之旅》两篇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学生从中获得了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同时,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认识。
莫泊桑的这篇小说,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分析曲折的情节,领会作品的丰富内涵。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在评价认识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学情分析:
本单元已经学习了《故乡》、《孤独之旅》两篇小说,学生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由此,依据教材要求,重点研讨有关课文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主题等几个问题。另外,力求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目标:
知识掌握:
1.借助小说的阅读方法来归纳本文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2.认识本文所揭示的主题。
情感态度:
认识19世纪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培养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
能力发展:
学习运用个性化描写手法刻画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从文章中得到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教法选择:
坚持启发式教学。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并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学法指导:
自主讨论,理解——品味——感悟,诵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句老话“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它道出了人们嫌贫爱富的思想,折射出了社会的世态炎凉,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跟随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走进19世纪的法国社会,用心去感受当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复习回顾,整体感知】
1、根据图片说出小说主要描写了那几个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
2、根据图片的提示,说说菲利普夫妇是如何对待于勒的?
【品读课文,品析人物】
1、你认为本文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品读小说精彩片段,用笔画出你认为描写人物最精彩的语句,试着读一读,从中可以读出人物的什么性格和心理?并指出所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3、温馨小提示:回顾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
4、教师小结人物形象:
菲利普夫妇: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冷酷无情。
克拉丽斯:精细、刻薄、泼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