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2510字。
  《唐雎不辱使命》自主测评
  一、积累运用
  1.解释加点的词。
  (1)不辱(   )        (2)加惠(   )
  (3)请广于君(   )    (4)岂直(   )
  (5)徒跣(   )        (6)贯日(   )
  (7)色挠(   )        (8)谢之(   )
  (9)谕(   )
  答案:(1)辱没,辜负  (2)恩惠  (3)扩大  (4)只  (5)光  (6)穿过  (7)屈服                    (8)道歉  (9)明白
  2.区别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不同用法。
  (1)以大易小(   )  以君为长者(   )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答案:用  因为  凭借  
  (2)安陵君因使(   )唐雎使于秦(   )
  答案:派  出使  
  (3)轻寡人与(   )  与臣而将四矣(   )
  答案: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连词
  3.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答案: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瞧不起我吗?轻:古义,看不起;今义,重量小,与“重”          相对。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答案:秦王脸色沮丧,长跪着向唐雎道歉。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4.从句子的用途的角度判断下列句子的类型。
  (1)安陵君其许寡人!
  答案:祈使句。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答案:陈述句。
  (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答案:疑问句。
  (4)先生坐!何至于此!
  答案:感叹句。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答案:交换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答案:通“措”
  (3)请广于君(  )
  答案:扩充
  (4)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答案:轻视
  6.翻译下列句子。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答案: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2)否,非若是也。
  答案:不,不是这样的。
  7.秦王对唐雎说“灭韩亡魏”的实际目的是什么?唐雎拒绝易地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炫耀武力或以武力威胁、恐吓。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8.第二段中的一组对话表现秦王_______的性格,又表现了唐雎_______的精神。
  答案:骄横  不畏强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