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750字。
语言运用:(一)语言连贯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中学 洪申健
一、学法点窍
“简明、连贯、得体”是高考《考试说明》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所谓“简明”就是语言表达要简洁明白,不罗嗦,不晦涩。所谓“连贯”就是语言表达要意思贯通,符合逻辑。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时要适合特定的语境,考虑时间、场合、环境、对象等因素,要依据说话人的身份、年龄、职业、习惯、修养和性格特点来表述人物的语言。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简明、连贯、得体”一直是考查重点和热点。“语言的简明”经常与语病结合考查,“语言的得体”经常在语言的转换表述题中有所体现,解题方法可以参阅相关章节,这里只是重点谈谈语言的连贯题。
语言连贯的解题主要有以下一些角度:
(一)陈述对象,尽量一致
一个长句或语段如果没有形成一个表述的中心、统一的话题,陈述对象随意中途更替,东拉西扯,语言的连贯性就会遭到破坏。
典型试题:
1、(1992年)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___________,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解析:全句的主语显然是小明。但是A、D的主语是妈妈,和上下文话题不一致,衔接不上。C项中的两句主语混乱,也应当排除。再看B项,一个“让”字说明了其主语仍是小明,和上下文的话题是一致的。因此,正确答案是B。
2、(1997年全国卷)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解析:整段话的陈述对象是南天门,A项的前一句,主语是天门铭;后一句的主语是对联,显然与整段话的陈述对象不一致。C项的后一句,主语虽然是门两旁,但前一句的主语却是天门铭。D项的前一句,主语虽然是门外西侧,但后一句的主语却是对联。只有B项两个句子的主语与整段话的陈述对象保持一致,所以答案为B。
3、(2000年北京春考卷)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______。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解析:整个句子的主语是公安干警,只有D项的主语与其一致。答案为D。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句意连贯,重点突出。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在杭州西湖畔栖霞岭,墓周围古松苍翠,石栏环卫,庄严古朴。四个铁铸人像置墓门两侧,即陷害岳飞的臭名昭著的秦桧夫妇等人。
解析:该段陈述的话题(主语)为“岳飞的墓”,全段只有紧紧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才能保证语意的贯通;而画线句的主语是“四个铁铸人像”,这就转换了全段的话题,破坏了语句的连贯性,所以应调整为“墓门两侧置四个铁铸人像”。
(二)结构相似,音韵和谐
典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