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古代诗歌鉴赏切入的五个角度
湖南省浏阳市第六中学 苏启平 410324
摘要:高考中古代诗歌鉴赏题主观题型的设置,突出了高考重在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这也给考生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其实,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有技巧的,诗歌鉴赏也不例外。从关键词、注解或序、设置的问题、古代文化知识、其它相关诗歌切入,对于解题都可事半功倍。
关键词:高考 诗歌鉴赏 切入 角度
2002年开始,高考语文将古代诗歌鉴赏题从第Ⅰ卷移到了第Ⅱ卷,题型由客观题转变为主观题,分值也由原来的3分上升到6分。这明显的体现了高考注重能力考查的倾向。从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和《考试说明》来看,今后几年的古代诗歌鉴赏题在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会更注重炼字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但这些要求具体到一首诗的鉴赏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前提下,把握情感、表达技巧,再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诗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初步的评价。因此,在高考中如何快速的准确的找到切入点,了解诗歌的内容,理解其深层含义和隐含的信息,仍是古代诗歌鉴赏题解题的关键。

一、从关键词句切入
从近几年的高考古诗鉴赏题来看,诗歌考查都不是对全诗的整体测试,而是注重“以点带面”。这个点往往就是诗的关键词句,它们大都经过诗人的细致推敲,在诗词中最能开拓主旨,表现力强,透露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集中流露着作者的情感体验,是使诗词全篇生辉,通体发亮的聚焦点,也是考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切入点。具体到诗歌鉴赏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抓诗眼,所谓诗眼就是诗歌中最能表现全诗主旨的关键词语。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中“折柳”两字便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考生可以从这里突破。二是抓炼字,或诗歌描写的细节。词语的锤炼,细节的描写,往往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人艺术匠心的地方,也是考生进入诗歌深层的一道门槛。2000年高考试题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细节描写正是考生走进诗人情感世界的切入点。三是抓名句或含义丰富的重点句。如1995年高考题中对李清照《如梦令》的理解,抓住了“应是绿肥红瘦”就抓住了全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