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写学”教育: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的一条路径
  沈坤林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浙江省 桐乡   314500)
  摘  要:文章认为,高中学生的“写”,不只是中学语文应有的课程内容,“写”还是伴随过程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的精神成人式。文章论述了“写学”教育的基本内涵与依据,剖析了“写学”教育的激励机制,呈现了“写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及其成效。
  关键词:“写学”教育;内容与方略;激励机制
  一、“写学”教育的基本内涵
  笔者所谓“写学”教育,就是在语文教育中,重视诵读、体悟、积累的同时,强调引导学生以“写”促进语文学习并延及相关学习,把“写”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强调引导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会细读、学会思辨、学会鉴赏等,把“写”作为学习品质的重要养育方式;强调引导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丰富体验、提高认识,学习做人,把“写”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成长方式。简言之,“写学”教育是“写”的综合运用教育,以及渗透其中的学习品质教育、精神成长教育。
  “写学”教育的创新性及实践意义在于,摆脱语文教学改革局限于“课文教法改革”、“作文方法指导”的框框,从系统中观照“写”的地位与作用,在整体上革新日常教学操作。
  (一)“写”的重新定位
  “写学”教育对“写”的重新定位,首先是拓展“写”的外延,把原本被排斥在“作文教学”之外的、放任自流的一些“写”,有效地纳入到“写学”教育的视野中来。除了“写作文”以外,还特别关注各种“非文章”之“写”,包括我们尚未加以重视的点评、问题解答、意境描述、预习提要,观文观景或观人一得,阅读中的摘录、概写、改写、赏析,以及学习中其他需要进行的书面表达,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乃至其他各科学习中的书面表达和生活中的种种应需表达等等。拓展“写”的内容,主要是把“写”运用于各种学习之中,使“写”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或手段,提高学习的实效。
  “写学”教育之“写”,自然也包括作文教学,但“写学”之“写”,不是把写作文定位于培养作家的一种“创作”,也不是功利地直接指向“高分作文”,而是如梁启超所言“把公民的写作水平提高到用途一项工作的程度”。同时,“写学”的重要载体“每日200字”与“每日思考”,虽然从内容到形式均较自由,但此“写”又不同于我们看到的、学生从小在家长和教师要求下写的日记或随笔,它不是可以随便应付、多写少写非常随便的行为,它有质与量的一般规定性,“写学”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学习行为。
  当然,“写学”之“写”不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在训练开放的情况下,有其具体的内容、目标和实在的落实措施。即使是把“写”定义为“学生的精神成人式”时,也是有具体所指的。学生的精神成长是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在“写学”教育中,主要是指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学习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的内涵,提高认识生活、理解人生的能力,从而在“写”与“学”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熏陶,使自己变得更成熟。
  (二)“写学”之于主体学习与发展的突破意义
  以写促学,把“写”作为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式,首先是对当前违反学习规律、以做大量练习题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反拨。如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传统的方法是翻译课文,强调重点词的解释,做关于古今异义、活用之类的练习题,或者选择文中的有关语段模仿高考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做。以“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以“寓情于事,事细而情深”为话题来写一些东西,在写的过程中细读文本、增强体验,感悟作者的丰富情感和细节描写魅力。
  真正会写的人,必定是会学的。高中阶段的“写”,无论是对于语文学习本身还是其他功课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急需突破的关键。写可以沟通语文各方面的训练,也可以协调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关系。在高中学习中,除了语文学习,“写”还应是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学习方式,可以运用课程整合的理念,将“写”和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在一起来进行。
  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视野看,语文学习的突破,需要学习品质的飞跃和思想精神的提升。
  老船在随笔《我为什么写作》中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