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40字。
《斑羚飞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娴熟、悲怆、进退维谷、一尘不染、眼花缭乱”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蕴含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学习本文记叙斑羚自救时的细腻笔法。
3.体会本文言之有序、详略得当的叙述方法。
德育目标
1.感悟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
2.联系生活,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培养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揣摩、评述课文的细腻笔法,积累语言材料。
2.理解课文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斑羚飞渡情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课文描绘了斑羚危难中自救的壮举,其悲壮情节撼人心魄。以朗读带动全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文字,获得情感的升华。
2.启发研讨法。本文很有新意和深度地把动物的自救行为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来认识。课堂教学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指导点拨为辅,双边渗透,深刻领会作品的感情及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文意,熟悉主要情节,把握行文思路。品味美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动态显示斑羚的图片)
同学们,画面展示的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在我国已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斑羚。大自然千姿百态,动物世界更是精彩纷呈。动物在面临绝境时的表现往往令人赞叹,令人震撼,所折射出的可贵精神是值得人类细细品味的。被逼至绝镜,关乎种群存亡的危难时分,斑羚会作出怎样的举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去触摸那撼人心魄的惨烈与悲壮。(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1975年当兵,历任新闻干事和宣传股长。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