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630字。
  《古诗二首》学案
  编辑人:大鹏
  教师寄语:
  世事无常,沧桑变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无尽的岁月流长,诸多的人事变迁,纷杂的世道沧桑,化成了无数锦绣文章。面对命运的捉弄,面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旧中国劳动妇女反抗挣扎,欲器无泪。打开历史画卷,分析她们不幸的遭遇,让我们在嬉笑怒骂中体味世态的炎凉和人情的冷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诗经》《古诗十九首》的相关知识。
  2、初步了解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用正确的节拍诵读这两首诗,力求语言通畅,感情充沛,在诵读中览赏、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1、训练学生朗读古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览赏古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体会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预习指导:
  1、走进作者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诗歌305篇,包托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前6世纪)的作品,约成书于春秋中叶。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以后被儒家奉为经书,遂有《诗经》之称。《诗经》中的作品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根据音乐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国的土风乐调,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共160首。“雅”是西周直接统治的地区音乐,雅即正,当时这些音乐视作正声。“雅”又分“大雅”和“小雅”,其区分也与音乐有关。“颂”是宗庙祭曲,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诗经》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的“国风”多方面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