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20字。
  河北香河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    周玉凤2009-9-11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数150分。选择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其余题答在空白处。交2——4页)
  一、选择题(36分)
  1、选出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项(   )
  A机杼       各抒己见         毁家纾难    
  B纤弱       细草芊芊         纤夫    
  C恫吓       侗族             胴体
  D守拙       茁壮成长         相形见绌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项(   )
  A耿介  春秋代续  玄虚  呦呦鹿鸣
  B箜篌  靡室劳矣  陆离  周公吐辅
  C葳蕤  静女其姝  嘉宾  奄奄一息
  D伶聘  坚如磐石  陨落  窈窕淑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他虽然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无长物。
  B.冰心是我国文学界的一位泰斗,她写作水平之高,令我辈不能不望其项背。
  C.不能让人理解的是,在官场上,假话、假成绩、假汇报,甚至假官等等,也是屡禁不止。
  D.根据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完全可以推测,中国人的祖先曾经与地球外文明使者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
  4、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比喻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
  A、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比喻高尚的德行)
  B、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比喻楚怀王)
  C、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众芳”比喻许多贤才)
  D、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党人”比喻君主的追随者)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公园里很安静,因为这是金秋游园节的最后一天,所以游人寥寥。
  B.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C.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噩耗突然降临到石家的头上。
  D.近百年来,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使企图瓜分中国的帝国主义列强的阴谋不能得逞,而被中国人民打得落花流水。
  6、分析下列各句,从人物的心情和环境景物的关系看不同类 的一项是(    )
  A、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B、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C、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琵琶行》的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觉与琵琶女颇多相似,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长安来到偏远的江州。
  B一个善写诗,另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另一个能欣赏,有他乡遇知音相见恨晚之感。
  C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D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衰变迁,“幽愁暗恨”。
  8.对《蜀相》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9、.对下面一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A、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首二句写长安一群妇女在月下赶制征衣。
  B、首四句把秋月、秋声、秋风和关切之情融为一体,情景交融。
  C、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使诗歌的思想内容大大深化,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
  D、玉关,就是玉门关;良人即丈夫。全诗的手法如同电影,一个个画面组成意味深长的意境,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1题。
  采  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①。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②。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①依依: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②霏霏:雪飞貌。
  10.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